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 卖灯草(1/3)
以前在酬勤寺门前乞讨为生的秋葫芦母子,因秋葫芦用粘秋娘的工具粘了寺庙的钱,驼子和尚悟虚一直怀恨在心,找了个借口,再也不让他们娘俩坐在寺庙门前乞讨,只要他们坐在庙门口,驼子和尚就来开赶。
秋葫芦问:“悟虚大师,您为什么不让我们在寺庙门口乞讨?”
悟虚道:“你们娘俩平日衣不遮体,坐在寺门口有碍观瞻,影响进庙烧香的香客,因此不容。”
秋葫芦求多了,悟虚就不耐烦,大声说:“即使我不讲究体面,你也得顾及佛祖的颜面,无论你如何乞求,以后再不能到寺庙正门逗留。”
秋葫芦以后就在寺庙的侧门廊下坐着乞讨。
一天,周少贵又路过酬勤寺,没看到秋葫芦,就沿着寺庙寻了一圈,看到秋葫芦娘俩坐在侧门。问起原由,秋葫芦就向周少贵诉苦。
周少贵对秋葫芦说:“你现在慢慢长大,长期乞讨也不是长久之计,你以后安生立命,还得靠劳动获得酬劳,得以生存,就像这个寺庙的名字样,天道酬勤,不劳动是不行的。”
秋葫芦说:“我不知道干什么事?”
正说着,有一个人从他们面前经过,嘴里吆喝道:“卖灯草哇!要灯草吗?”
周少贵细看那人时,也比秋葫芦大不了多少,于是,周少贵指着卖灯草的人对秋葫芦说:“你看,别人这卖灯草的人跟你差不多大,也就十三四岁,他能做小生意了,你也不妨去试试。那灯草又不要本钱。”
秋葫芦说:“我不会。”
周少贵道:“你每天只坐在这里伸手讨要,哪里会。这东西不难,现在这个季节,湖里和塘边到处都是灯草,用鎌刀割回来,晒两个时辰,就用针或者牙签把草芯挑出来卖。有时候也可以直接把割下来的灯草拿去卖,只不过卖便宜些。我小时候家里那么有钱,我都学着挑过灯草,这是古人传下来的东西。”
周少贵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既然自已懂这搞灯草的全部过程,不如亲自教他,引导他习劳经商的兴趣,于是把秋葫芦带到附近的湖边,现身说法,教秋葫芦从割灯草开始学起,到用针挑草芯和卖灯草的一套方法。
秋葫芦第二天就按照周少贵教的方法,清早割了灯草,在家里慢慢学着挑草芯,只一两天时间,他就把卖灯草的所有工序完全学熟。俗话说,熟能生巧,巧了就能开业赚钱。
秋葫芦就开始每天背着灯草,拿着草芯走街串巷的卖灯草。结果一天下来,赚的钱能够让母子俩买三四天的粮食。这就让秋葫芦对这个买卖更有信心。
秋葫芦卖灯草的生意逐渐走上了路,就不再想着讨饭的事,一门心思用在做生意上了。
秋葫芦走村串巷的时候,常常有小孩子跟着他唱:
“好哭佬
卖灯草,
卖到河那边狗子咬,
狗子狗子莫咬,
那个好哭佬回了。”
这个童谣秋,秋葫芦小时候也听母亲教他唱过,村里的孩子跟着他喊时,他并不恼,每回到从村这头走到村那头时,跟着他唱童谣的队伍越走越大,村里人来找自家孩子时,也买他的灯草。
条件好的人家,买剥好的灯草芯,可以直接用,勤俭一些的人家,就买灯草自已回家剥灯草芯。
离酬勤寺不远,有一个叫纪家墩的村庄,这里的人对秋葫芦就不太客气。每回他一走近这个村子,村里的孩子就开始唱:
“叫花子,
卖灯草,
卖到纪湾被狗咬,
狗子狗子瞎咬,
咬死叫花子散了!”
原来这个纪家墩离酬勤寺很近,那里的人都曾经见过秋葫芦在庙门口乞讨,特地为他编了个歌谣。那帮孩子唱完了,就唆狗出来咬他。
这群孩子中为首的是恶三婆的孙子纪肥头。纪肥头牵了一只大黄狗,故意把狗牵到秋葫芦跟前,放开狗绳,口里说:“大黄给我咬!”
大黄狗见了生人,又有主人助威,就朝秋葫芦猛扑过来。秋葫芦是乞丐出身,平日这种狗咬的事见得多,见狗冲来,瞬间变成马步,拉开架势准备应对,那狗看生人的架势有些厉害,犹豫不敢上前,纪肥头就自已冲在狗前面,狗才跟着主人冲。等待狗冲到面前时,秋葫芦一下子双手出击,卡在狗嘴叉子之间,大黄狗的上下牙齿卡在自已的脸皮上,动弹不得,两只腿乱蹬。看狗的眼神凶光散去,秋葫芦才把狗放下。那狗不再恋战,夹着尾巴跑了。
纪肥头跟秋葫芦年龄差不多,他看狗子不顶用,就亲自上阵,上去就打,其他小孩平日也是他的喽啰,一起扑上来,把秋葫芦掀倒在地,秋葫芦怕自已辛辛苦苦剥好的灯草芯受损,就用自已的身体护着,任凭那帮小孩在他身上拳打脚踢。
正在这时,忽然一声锣响,有人吼道:“小王八蛋住手!”
那帮小孩听到吼声,这才散开来。那敲锣的是个耍猴的河南人。江湖人见不得恃强凌弱行径,那人扬起耍猴的鞭子,指着众小孩说:“再看到你们欺负人,小心我把你们的皮剥了,让你变成猴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骗子搞出的笑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