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上门登记,配合的村民!(1/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赵平安一边默念着这段千古名篇,一边躺到了炕上,闭目开始睡觉。
穿越的第一天,总算被他混过去了。
收获很大,但是也很心累。
只希望明天一切顺利!
......
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赵家村的村民们,早就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虽然都是赵平安的死士,但是日常生活暂时还没有改变。
在这饥荒年月里,生存是第一要义。
女人小孩们大清早就开始出发搜寻食物,无论是树叶,还是树皮,或是草根,都是用来充饥的好东西。
当然,观音土这种玩意儿,除非万不得已,最好还是别吃,不然人会被活活涨死。
至于赵平安?
他很忙!
醒来之后,他先用苦水洗漱了一番。
苦水,是村内一口深井内打出来的水,也不知道是附近煤矿的关系,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又苦又涩。
虽然唐芸娘声称村民们都喝这种水,但是赵平安知道,这种水很可能重金属超标,短时间内喝没事,长期喝以后老了肯定一身病痛,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所以他打算等到干掉李福全之后,就让村民们烧水喝。
因为旱灾,赵家村外没有什么树木,但是问题不大,村边的煤矿,就是天然的燃料。
另外,就是这个年代没有牙刷和牙膏,让赵平安很是不习惯。
洗脸倒是简单,随意倒点水抹一把就行了。
刷牙他暂时不敢想,只能随意漱漱口。
听说这个年代大户人家之中,不光有精致的猪毛木质牙刷,还有牙粉能用来刷牙,也不知道李福全家里有没有。
等干死了对方,再去找找看!
洗漱完毕之后,赵平安就去到了族长兼村长的赵守善家中蹭饭。
嗯,也不能说是蹭饭,要知道村里人都是他的死士,命都是他的,所以他来吃饭合情合理。
吃饭的时候,赵守善将唯一的一个混有小米的菜窝头递给了他,他也没有拒绝,径直拿过啃了起来。
除了窝头,还有自制的咸菜,以及一碗清亮得能看到人影的所谓米汤。
而赵守善家中只住着他和他老婆,盖因明朝律法规定,孩子长大必须分家,不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赵平安知道,这道律法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收税。
分了家,就能收多份钱了。
“一切都会变好的!”
啃着难吃的窝头,赵平安心中默念道。
他既然现在是赵家所有村民的主人,自然不会一直过这样艰苦的生活。
他会带着所有人,走向美好的未来。
他深信这一点,也必须相信自己,来到这个年代,他已经别无选择。
......
吃过饭之后,他就由赵守善带领,开始挨家挨户登记资料。
没错,登记资料!
身为上位者,自然要对手下人的能力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方便用人的时候不抓瞎。
本来这件事应该由赵守善来做的,但是赵平安经过和他交谈之后才得知,这位族长竟然不识字!
没错,不单单是赵守善不识字,村里的大部分人都不识字。
明朝时期,其实全国的知识普及率挺广的,赵平安前世看过一些相关信息,曾经说明朝的百姓识字率至少能达到百分之五。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了,要知道即使在后世,大多数人也不识字。
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明朝百姓对功名的渴求。
明朝时期全国官员数量约 20万,还有大量的吏以及试图通过科举考试出头的人,无论是乡间还是城里,都有大量的私塾或者学堂。
明朝有全国性鼓励读书的政策,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宽泛。
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所以很多有基本条件的小孩都会识字。
并且明朝中后期,话本小说流行,很多老百姓也开始主动或者被动地识字了。
只可惜,现在已经是明朝末期了。
北方大旱,民不聊生,哪还有余钱去读书识字。
除非那些地主大户,或者是像是赵家村一样,全村族学在此,才有那么一丝机会认字。
至于很多零散的农户,更加没有认字的条件了。
对此,赵平安无奈,只能亲自操作这件事。
其实也还好,赵平安能看到别人的信息,登记起来更加精准。
他手拿一本空白书册,又拿了一根毛笔,一块墨,一块石砚,开始了忙碌。
赵平安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和人见面,查看对方头顶的淡绿色方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开局五百死士?朕乃天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