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平安知县,快要吓懵了!(1/2)
月光之下,赵平安带着赵家村的人星夜兼程。
半个时辰后,他们回到了村子内,然后赵守善派人将所有村民都召集了过来。
除了腿脚不方便的,还有跑不动的老人小孩,其余人全部一起行动,再次返回李家大宅搬东西。
此时,这些村民脸上都是压抑不住的兴奋,毕竟李福全压迫了他们太久,此时一朝身死,他们还获得了这么多财物粮食,自然高兴。
赵平安指挥着所有人,快速在村子和李家大宅之间奔波,只是一夜时间,就将李福全的多年积累搬了个空。
凌晨时分,他们搬完了最后一趟财物。
赵守善举着火把,站在李家大宅门前,眼中满是可惜之色。
“平安啊,这屋子拆了,木头也能卖不少钱,就这样烧了么?”
他的身后,赵平安站在那里,一脸平静地开口道。
“烧了这里,所有人都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不然肯定会有麻烦!”
赵守善无奈,只能遵照赵平安的命令,开始点火。
这个大院之前已经被赵平安命人泼了火油,此时一点火,火势腾的一下就冒了起来。
浓烟滚滚,一股黑柱直冲天际。
李家大院中,还有李福全的尸体,以及他手下的护院、妻女等近百人的尸体,此时也随着一把大火付之一炬。
所有的线索就此消失,赵平安相信,至少短时间内,官府不会怀疑到赵家村头上来。
毕竟这些村民,可是老老实实的挖煤人啊!
而在这段时间内,赵平安就要想办法提升村民们的战斗力了。
这年头,官府腐败,盗匪横行,又有流民造反,四处掠夺杀戮。
他既然穿越来此,身负大任,那提升实力,势在必行!
就这样,他带着一行村民,浑身满载着财物,再次踏上了回村的路。
......
平安县城,县衙之中。
县衙看上去破败不堪,无人修缮,却正应了明朝太祖朱元璋的俭朴方针。
此时,已经是日上三竿,县衙后院之内,原本抱着小妾睡得正香的知县王大用,却被一阵急促的声音吵醒。
“知县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他的身躯猛然一抖,从美梦中醒来,不满地揉了揉眼睛,从床上坐起身来。
“何事大呼小叫,没看到本知县在休息么?”
王大用,四十三岁,同进士出身,已经在平安县城担任了四年知县。
他长相清瘦,皮肤略黑,留着一缕长须,看上去十分和善。
这位知县大人平日里很少处理事务,美其名曰无为而治,导致平安县城的百姓生活得苦不堪言。
判案的时候,这位大人第一件事问的就是原告和被告给了多少钱,谁给的钱多就判谁赢,又被百姓称为【掉进钱眼里的知县】,亦或者是【糊涂知县】。
当然,这位知县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对两件事非常上心。
其一,就是朝廷交代的赋税,他必须足量完成,对此他对下面负责收税的大户、里长放下的话是,无论任何手段都行。
其二,就是朝廷要求的辽饷,那老百姓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凑齐,不然往往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也之所以他在这两件事上用功,所以才能安安稳稳在平安县的知县位置上坐了四年,甚至马上就有了升迁的希望。
此时,被打扰了美梦的王大用很是不爽,他瞪着眼睛,看着自己的师爷吕一鸣,希望他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吕一鸣三十八岁,因为长期帮王大用处理公务,看上去有些苍老。
此时的他满脸焦急之色,冲着王大用拱手道。
“大人,里长李福全和他的手下都被杀了,他的宅子也被人一把火烧了。”
“什么!”
听到这话,王大用当即就坐不住了,他一把推开身旁年轻貌美的小妾,赶紧下床穿好了鞋子,冲着吕一鸣吼道。
“到底发生了何事,什么人干的?”
王大用非常关心手下的一名里长么?
非也非也,只是现在正是秋收时节,虽然天旱,但是地里靠着浇水,总是有些收成。
县里正在收赋税,还要给河南正在围剿农民军的军队提供军粮。
李福全那里可是存了不少粮食,不日就要押解上路。
误了军国大事,他这个知县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看到王大用的额头都急出了冷汗,吕一鸣不由得心中叹气。
他前几天就提醒过自家这位知县老爷,赶紧将军粮押解过去,免得夜长梦多。
但是这位老爷忙着听戏,居然说还要多收几天粮,到时候一起押过去说不定还能捞点功劳。
他也是无法,只能耐心等待。
结果今天就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
“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开局五百死士?朕乃天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