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景阳冈金渐层,喜欢虎打武松 > 第十一章 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宋!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一章 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宋!(1/2)

目录
好书推荐:

故事讲完,山寅趴在竹塌之上呼呼大睡,很是惬意。

已经又过了些许时日,苏轼听闻大宋亡了依旧不可置信。

苏轼点着一盏油灯,翻来覆去,彻夜难眠,索性穿衣来到院内,来回踱步,心中烦乱。

先是听闻弟弟儿子被官家逮捕下狱的消息,本就忧心忡忡,担心家人安危,明白家人不过是受到自己牵连。

顶多吃些皮肉之苦,性命应当无虞,毕竟官家手里的筹码就只有自己的血脉至亲,定然不会让其出事。

后又听闻大宋完了,苏轼听过水浒传,宋徽宗自然知晓是端王赵佶,后面究竟发生何事?竟然被金人俘虏,丢了大宋万里疆域?

还被人做成油灯,简直丢了大宋脸面!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自己跟赵官家再怎么不对付,都是宋人自己的内事,官家虽然心胸狭隘,但是对付异族绝不心慈手软。

宋夏之战大捷,官家在百官中周旋,出力不少,实打实的主战派,是宋朝历代君王中少有的武帝,颇有太祖遗风。

二十多岁的年纪,官家就有如此功绩,苏轼作为官家的老师,抛去私人恩怨不谈,单论公事,堪称明君。

旁舍之内,苏过屋内灯火通明。

“过儿,寝否?出来一叙!”

此刻,苏过抱着《金瓶梅》,在油灯之下,狠狠的批判贵族阶级的腐朽生活,正到精彩之处,嘴中发出嗤笑。

父亲的呼唤之声传来,苏过一激灵,赶忙将书本藏到枕头底下,整理衣冠后出去,神色坦然。

苏轼晚上睡不着,就喜欢寻找好友夜游,现在张怀民不在,陪同的重担就落在自己的头上,苏过苦不堪言。

推开房门,佯装打了个哈欠,伸个懒腰,竹塌之上的山寅耳朵支棱起来,枣鼻轻嗅,闻到二人气息还在,放心的睡去。

看着儿子疲懒的模样,苏轼自然免不了一阵训斥:“年纪轻轻,你是怎么睡得着的?”

“为父年过六旬,依旧日夜操劳,编撰书籍,为大宋安危呕心沥血,不敢懈怠!”

“叔父兄弟都还在狱中受苦,你倒是会享受!贪吃贪睡不干活,不可教也!”

看着一身短打衫袍的父亲,苏过不由撇撇嘴,父亲还好意思念叨自己年过六旬,体魄健壮得像镖局的押镖师傅,容貌细看不过二十刚过的样子。

加上一路风吹日晒,熬打筋骨,体质异于常人。

家人的安危苏过当然是牵肠挂肚,不过俗话说得好。

出来混要讲背景,要讲势力,自己可不是谷阳县街面上的小瘪三。

家父苏轼,文坛领袖,人有冲天之志,腹有锦绣文章,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怼天怼地怼空气,喜提御史台狱,班房四月游(乌台诗案:苏轼吃了四个月牢饭)。

虽然官声不显,六十旬的年纪,自从踏入仕途以来,朝廷委任三十余次,遭受十七次罢黜,不是被贬或流放,就是在被贬或流放的路上。

纵然如此,士林也好,政敌也罢,纷纷称赞父亲私德无缺,昔日同门师兄王安石(皆出自欧阳修门下),二人虽为死敌,晚年依旧和解!

君子同而不和,可谓: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家兄山寅,内藏乾坤,可窥人命数,有起死回生,返老还童之神通,拳有万斤之力,腿有日行百里之能,一声怒喝地动山摇,百兽惶惶。

作为苏家舔字一号,臂抱两条大腿,二人一虎中唯一的小卡拉米,这点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

苏过朝着父亲拱拱手说道:“想必父亲是为了兄长叔父之事忧虑,父亲能文,寅兄能武,此刻心中已有腹稿,儿子愚钝,不敢卖弄,听从父亲安排便是!”

“此事不急”

苏过:???

“你等年纪轻轻,凡事仰仗父兄照拂,一遇挫折便松散懈怠,日后怎成大器?”

“家父担忧乃大宋江山有累卵之危,届时百姓有刀兵之祸,日思夜想,终不得其法,故而难以入眠”

父子二人静默沉声,思考对策。

“朝廷有十几万厢军,八十多万禁军,加起来百万之数,金国纵使凶悍,带甲之数不过十万有余,如何是我大宋一合之敌,父亲是否多虑了?”

“另外小说话本,多有夸大牵扯之嫌疑,毕竟不是史实,如何能够当真?”

“金辽两国,地处贫瘠,农业薄弱,我大宋库有金银,仓有米粮,说句大不敬的话,皇帝宝座就是放只猪上去,也不至于丢了江山”

苏轼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儿子,苏过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

宋朝百万大军真有可能打不赢辽金两国。

得益于宋朝商业繁茂,稍微有点本事的民众进城就可谋生,随便到城中酒楼铺面打杂,就可养活自身。

加上太祖时期,为了防止厢君做大,朝廷屡次扩充中央禁军,导致兵员质量参差不齐。

市井的泼皮无赖,没有好去处,纷纷投靠军营,军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景阳冈金渐层,喜欢虎打武松》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