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陈氏修真帝国 > 第389章 蓟镇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9章 蓟镇(1/2)

目录
好书推荐:

宦官九人提督九边可是带着任务来的,第一就是彻查辽东乡绅不法,二是解决辽东私兵,三是斩杀霸占卫所田的上官,四是提拔新的敢战能战之人。

提督蓟镇的是魏忠贤的心腹太监李德胜,本来是一个小太监,魏忠贤看此人会来事于是就收为心腹。

李德胜知道此事的重要,刚来蓟镇谁能服?

起码蓟镇总兵尤继先和蓟辽总督赛达都不服。

虽然二人不和,与其让宦官带领,二人还是不服的。

二人的身世大有来头

蹇达是蹇义的六世孙,他一入仕,因为他特殊的家庭背景,立刻就获得了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超乎寻常的信任,虽然蹇达仅仅只是三甲同进士出身,可是他仅仅用了23年就做到了正二品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职务。

要知道,虽然都察院不像是内阁那么要求严格,但是从明成祖之后几乎没有三甲进士能够做到右都御史职务,蹇达能做到这样的高位,可见他深受皇帝的信任。

蹇达素有知兵的美誉,所以明神宗后期他长期在明朝京师北大门蓟镇担任蓟辽总督,节制明朝最重要的辽东镇、山海镇、蓟镇、昌平镇、真保镇以及天津、沧州军务。

和蓟辽总督蹇达一样,当时的蓟镇总兵官尤继先同样大有来头,他出身于榆林尤氏,榆林尤氏发迹于明英宗时期,是明朝有名的将门世家,明朝中后期,榆林尤氏一共出了四十多位总兵及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将领。

这其中,在明神宗时期先后担任过固原、辽东、蓟镇、延绥四镇总兵官尤继先是榆林尤氏的佼佼者,这也是尤继先敢于以武将身份和文官上司爆发激烈的“笔墨官司”的底气所在。

那么,万历三十五年,蓟镇总兵尤继先与蓟辽总督蹇达究竟在争什么呢?

原来是一支塞外蒙古人小部落流落到了蓟镇附近,希望明军能够收留他们。

尤继先作为将军,他是愿意收拢这个蒙古小部落,因为这样可以征调一千蒙古骑兵出来;而蓟辽总督蹇达则反对,他的理由就是蓟镇才花了朝廷很多钱修好了要塞、堡垒,又从全国各地调集十万军队,已经固若金汤,完全没必要再收容这个蒙古小部落。

而尤继先则不同意蹇达意见,他认为虽然蓟镇账面上有十万大军,但是这些士兵多是卫所兵,根本毫无战斗力,真正作战能依靠的就是他手里不多的几百家丁,所以收容这个蒙古小部落能增加一千蒙古骑兵,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蓟镇这个明朝京师北大门的安全。

李德胜想在这个蓟镇发展绕不开榆林尤家,要么全部杀了,要么杀一批,打一批,拉一批。

一个家族在一个地方二百多年的繁衍,想完全取代可能吗?就算杀得人头滚滚也难以取代当地的影响力,更何况尤家人遍布辽东四镇之多呢?

祖大寿,吴襄到现在跟这些大族比起来还都是弟弟。

祖大寿现在也不过是游击将军,吴襄也不过才是都司啊!

所以李德胜非常清楚该怎么办,要不然能在魏忠贤手下站稳跟脚?

李德胜来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面见了尤继先。

尤继先等人,快步来到了大厅,行了一个武将礼:“蓟镇总兵尤继先参见李公公,不知李公公来蓟镇有何贵干?”

李德胜也不虚伪,直接了当的说:“陛下叫我等提督九边没有别的意思,我等过来监军,顺便整顿军纪,尤将军不会不配合吧?”

尤继先嘴上说着:“不敢不敢,我等都是为皇上解忧,怎么会不配合呢?”

李德胜:“既然尤将军深明大义,那我就直说了,陛下对辽东局势很不满,我过来有四点要办,一是清查田产,二是解除将军手下的私兵,三是整顿卫所,四是整改军工制度。”

尤继先眉头一皱,私兵作为辽东最后的战力,皇上却要解散,他非常不理解,自李成梁组建精兵家丁后,为辽东将门开辟了新的模式,一般的战兵没什么战斗力,更别说是卫所了,主要战斗力就是精锐的家丁或者私兵。

李德胜看着尤继先,说:“怎么?尤将军有困难?”

尤继先:“李公公如何整顿军务?要知道蓟镇十万兵,靠得住的唯有一千夷丁。”

李德胜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话:“无非是钱,田,位三者以。先发响,后练军,军工赏罚制,立下军工可换田奕可升官,军制改为国防军,不再有将军的旗帜了,统一为大明国防旗,宣传其是保家卫国。尤将军以为何?”

按理说尤继先已经被调往了延绥镇,这里天启七年陈宣霖又将尤继先调回来了,所以王威并没有成为大明蓟镇的总兵。

王威还在尤继先手下当副将。

王威等人站出来说:“哼,整个蓟镇能战之士也就我等将军的家丁千人于,解除了家丁如何御敌?”

李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陈氏修真帝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