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1/2)
袁天罡随后看着李淳风继续说道:“你此次回长安多关注一下此人,多收集一些有关他的消息来告诉为师。”
李淳风第一次见自己的师父这么对一个人上心,哪怕他对李世民都没有这么上心。
毕竟他们修道之人,没有多少世俗的留恋,对钱权没有任何的兴趣。
唯一的兴趣就是想把道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
前些年隋末纷争的时候,他们道家派出不少弟子在民间行医救治贫穷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所以李世民对他尊敬有加,为了早点结束战乱,袁天罡也帮李世民卜了很多卦。
有一句说的好,乱世道士下山救苦救难,盛世闭门不出只修行。而佛家就不一样了,乱世闭寺不出门,盛世大开佛门招财纳人。
谁好谁坏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也不要喷,毕竟每个人的做法不一样。
反正佛渡有钱人。
“是,弟子遵师命。”李淳风点头应道。
既然师父吩咐了,他就要对李象上心了。
“你且退下吧,为师受到了反噬,需要休息一段时日。”袁天罡朝李淳风挥了挥手。
“子弟告退。”李淳风听后躬身行礼,悄悄的退了出去。
来到门外的李淳风抬头看了看星空,心中对李象充满了好奇感。
高句丽。
李世民的中军大营。
“陛下,寒冬已经来临,将士们有些不适应,快熬不住了。”长孙无忌裹了裹自己单薄的衣服跟李世民说道。
现在已经十月份了,如果在长安还感觉不到寒冷,但是在这高句丽,早上地面已经结霜,晚间根本冷的无法入睡,近段时间光冻死的士兵都不下几千人了。
战事到这个程度已经够为难了。
现在大唐的军队已经围攻平壤城两月有余,奈何高句丽的士兵殊死抵抗,他们愣是没有进去平壤城半步。
李世民听后也是无语,他雄心壮志的东征高句丽,准备大举灭掉渊盖苏文的嚣张气焰,顺便向其他诸国展现大唐的雄风。
现在因为气候的寒冷,战士们已经受不了,别说将士们了,他们自己也受不了。
高句丽这地方严寒来的太快了,如果再给他一个月的时间,他必破高句丽的平壤城,覆灭高句丽,绞杀渊盖苏文。
史书上记载过:李世民指挥大军,以少胜多,大破高句丽的十五万援军,斩首二万级,获马牛十万,明光铠万领。
但在攻打平壤城的攻坚战中,唐军陷入僵局,屡攻不破。唐军采用筑土城的方法,一度压垮城墙,但关键时刻本该驻守土城的果毅都尉傅伏爱擅离职守,致使土城被高句丽人夺取。
李世民指挥军队,猛攻三日,高句丽人全城皆兵,拼死抵抗。
因为唐军扬言,破城之日“男子尽诛,虏闻,故死战”,所以平壤之战陷入僵局。
唐军顿兵坚城之下数月,士气低落,而且后勤出现严重问题,粮草供应不足,身经百战的李世民只得下诏退兵。
同时影响唐军的还有气候因素,“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
当年10月,衣衫单薄的唐军冒着大雪,渡过辽水,李世民命人在路边燃起大火,接济归来的将士。
据记载,李世民征讨高句丽之战,一共破城10座,“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大唐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唐军战士死者几千人。”
应该说这不是一场胜仗,因为李世民最终没有达成攻灭高句丽的战略目的,战死数千战士,战马损失更是极为严重。
但这场战争也谈不上很失败,李世民没有冲昏头脑,及时撤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下场。
不过这场战争,极大的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为最终灭亡高句丽奠定基础。
“朕没想到亲征高句丽还没有拿下平壤城,真是失败啊。”李世民叹息了一声无奈的说道。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颇有些无奈。
“陛下,虽然没有灭掉高句丽,但是也给高句丽带来了极大的重创,他们以后就会老实了。”李绩站出来说道。
这场战争不算他们输,而是输在这气候上。
虽然此行的目的没有拿下高句丽,但是也展现了大唐的雄风。
后世的棒子国还把这个拍成了电视剧,说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大败而归,甚至还被射瞎了一只眼。
这是在篡改历史,扭曲事实。
当然,棒子国做事一向这么不要脸,脸厚则无敌,不然现在也会恬不知耻做他国的狗了。
所以棒子国能做出这样的扭曲历史的事情也能理解了,没用的人嘛,总要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中。
“陛下,下令退军班师回朝吧,过些时日更加寒冷了,到时候想回去就难了。”李道宗也劝慰道。
他们不是不想攻破平壤城,是已经尽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我祖父是李世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