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3章(2/2)
庭审典记员是最没有人想当差的一个职位。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这个职位就坐在庭审通判旁边,庭审记录写完是要当场给通判过目的,记录写的好不好马上就能知道,
写得不好的,挨一顿臭骂都是轻的,
已经有好几个典记就是因为工作疏漏失职挨了通判的大板子了…
蒙放前面的那个典记,就是挨了板子告假回家养伤去的。
从其他衙役那里得知了事情真相的蒙放心里面这个憋屈啊…
曾孝序你这个老匹夫,老子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你不能这样坑我啊!
公堂上正中间有一张案桌,坐在后面头戴翅帽身着藏青官服的那位,正是东平府的通判黄懋德。
黄懋德国字脸黑皮肤颌下三缕长须,一副刚正不阿的正派人士形象。
在正堂案桌的右边还有一张小桌子,那就是留给典记的办公桌了。
点卯过后,蒙放抱着墨水瓶毛笔记录纸张,忐忑不安的坐在桌子后面的太师椅上,心里面七上八下的。
这时候还早,衙门口没有人击鼓鸣冤,衙门里也是冷冷清清的,
堂下一干衙役有的靠着柱子打着哈欠,有的拄着哨棒在打瞌睡,扭七八歪的没个正形。
啪!
通判黄懋德将惊堂木一拍,蒙放冷不丁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堂下的衙役也都被惊醒了,打起精神站好了队伍。
什么毛病这个人,蒙放心里面骂骂咧咧的重新坐了下来。
“你是东江书院的学生?”
黄懋德的声音从案桌后面传下来。
嗯?这是在跟自己说话?
蒙放赶紧站了起来,对着堂上案桌后面坐着的黄懋德拱手施礼:
“回少府,学生正是书院的生员。”
黄懋德摸了摸自己下巴点点头,又问道:
“平常都念些什么书?”
蒙放回答道:
“在学社里念的是《性理字训》,《十七史蒙求》,《史学提要》这几本书。”
黄懋德道:
“这几本书,只是四书五经的辑要,本官考考你,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这句话出自何处?”
蒙放有条不紊的回答道:
“出自尚书·周书·周官,意谓治理国事要在动乱发生之先,保家卫国要在危难发生之前。喻指防患于未然。”
不想错过《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