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1章(1/2)
一提起蒙放,东平府三害的话就多了起来。
三个人七嘴八舌的把蒙放赘婿之子的身份,家族内部财产争夺的血腥过程,以及号称“蒙三绝”的称号由来都抖了个干净。
“哼!一个赘婿之子,也敢自称诗书画三绝!”
同样是年轻人,蒙放号称的诗书画三绝已经激起了王回的好胜之心。
“东平府所在的京东路古称东夷之地,乃是化外之民,
即便到了今天,东平府也是文风不盛,
没想到居然还出了一个自称诗书画三绝的人,而这个人还是赘婿之子,真是笑话!
你们东平府除了赘婿之子,就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年轻才俊了嘛?”
王回完全有理由开个地图炮来藐视东平府所有的读书人,
他出身名门身份高贵,祖父是前宰相王珪,父亲是现抚州太守王中山,
王回本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太学,却无奈父亲王中山命他来京东东路东平府进入东江书院拜入曹夫子门下!
王回其实对此是心有抵触的,无奈父命难违,儒家思想父子孝悌极其严格且分明,王回岂敢忤逆!
王回的一番话让东平府三害汗颜无地,蒙放最近在东平府里可说是风头正竞。
王回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蒙放赘婿之子的身份让王回不屑,就好像王回不屑于秦桧出身寒门一样。
蒙放的出身,甚至还不如秦桧!
在王回的眼里,这个蒙放就是个和秦桧一样,也是一个身份卑微,却一心想要向上钻营的人,
这个人甚至还懂得沽名酌誉,给自己整了一个什么“蒙三绝”的称号往脸上贴金,以此来包装自己,这样摇身一变就成了文人雅士,
这手段就比秦桧一味地奉迎巴结仕林官宦子弟来的高明多了!
在听过了东平府三害对于蒙放的诸多种种添油加醋的描述后,王回更加深信不疑的认为,
这个蒙放其实就是一个出身卑贱的“神棍”罢了,打着“蒙三绝”的称号在东平府内外招摇撞骗而已!
骗财!骗色!骗人!
“你们好像对这个蒙放很了解啊!”
东平府三害赶紧回答道:
“这不奇怪,一来他在东平府小有名气,二来他和我们都是东江书院的学生!”
王回惊奇道:
“这个蒙放是东江书院的学生?!”
东平府三害奇怪道:
“怎么啦?”
王回道:
“我此次来就是想入读东江书院的,更是想拜入曹夫子曹正义门下,
既然蒙放也是东江书院的学生那就简单多了,
介时吾倒是要会会他,看看他这个所谓的东平府三绝手底下究竟有几斤几两!”
东平府三害一听说曹夫子马上就闭嘴了。
不要说见到人了,光是听见这个名字就能让他们老实起来!
“你们王家本身就很清贵了,为何还要再投入他曹夫子门下?”
“王兄可能不知晓吧,东江书院里曹老夫子,可是一个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物,你为何还要自己凑上去啊!”
东平府三害对此都是一肚子的疑问。
王回长叹一声,他自己也是颇有些无奈。
王回就读英才馆时,汪伯彦就是馆长,现在东江书院的山长又是他,
所以王回要进入东江书院念书,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
但是要拜入曹夫子门下就让人有点头疼,
曹夫子乃当朝大儒,名望仅在程颐程景兄弟二人之下,与朱敦儒齐平。
既然是当世大儒,门下弟子挑选必然极其严格,再听说曹夫子此人极其迂腐古板,让王回又有点望而却步。
但是曹家乃是大宋朝的世家勋贵,说白了就是声望地位极其显赫。
曹家先祖是拥戴宋太祖陈桥兵变的十八偏将之一,宋仁宗的曹皇后就是出自曹家!
朝中势力根深蒂固的王家,在曹家这个隐藏在大宋朝廷背后的独角兽面前,那就是随时随地都能被碾碎的渣!
王中山授意自己儿子王回来东江书院拜入曹夫子门下,其实是用心良苦的。
王家很强,但是曹家更强,两个家族联手,强强合作,锦上添花!
王中山无疑是老谋深算的,早就替儿子王回的未来在谋划布局了。
如果能够拜入曹氏门下与曹家攀上关系,不仅以后王回的仕途一路畅通,甚至整个王氏家族在大宋朝廷中的地位都能抬升一个台阶上去!
进入东江书院,拜入曹夫子门下,这就成了王回此次来东平府的使命。
这个使命背负在王回身上,让他感觉亚历山大!
这些事情的个中缘由,王回是不方便对外人道的,自然也不会对东平府三害详细提及。
马车终于穿过拥挤人群来到了悦来客栈的门口,王回下了马车后在伙计的引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