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 > 第240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0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会谈结束,赵挺之亲自将童贯送出了中书省。

手上握着童贯这一张王牌,赵挺之终于可以心无旁骛的放手整顿蔡京留下的币制改革问题。

只是,蔡京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太大太烂了!

真的是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

赵挺之一边往回走一边忧心忡忡的考虑着这个问题。

“爹爹!”

赵挺之抬头一看,是自己儿子赵明诚。

“明诚啊,你怎么跑来了?”

中书省是机枢重地,赵明诚仗着自己老爹是当朝宰相,很轻易的就进来了。

“爹爹,孩儿只是想来问问,听说这次朝廷空缺了很多官职,爹爹既然身为宰相,什么时候给孩儿安排个一官半职也好!”

赵挺之苦恼的揉了揉额头,

自己这个儿子一身官宦世家子弟的习气,从小养尊处优缺少历练,在外面受了委屈,只会跑回家找自己诉苦,至今还学不会与人相处独立行事应付局面,如今都二十一二岁的年纪了,还只是半只脚踏进仕途,分分钟被人排挤出去的节奏!

好不容易说了个媳妇娶了李恪非的女儿李清照,可是李恪非在礼部任职,礼部就是一个清水衙门,手中哪有实权,于赵明诚的仕途根本就没有帮助,于是就这样一直蹉跎到现在!

这不在自己老爹当了宰相后,赵明诚马上就找上门来,希望能够从老爹这里得到个一官半职!

“明诚啊,官场明争暗斗不适合你这样懒散性子的人,再者爹爹刚刚上位宰相之职,下面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呢,恨不能马上抓住把柄把我从这个位置上拽下去,此时爹爹我更不能轻举妄动,所以爹爹想啊,安排你到太学院做个太学士,再沉淀沉淀如何?”

大宋官家供奉的文士分两种,一种是太学士,一种是翰林院学士,

太学士大多是针对官宦世家的子弟,

这些子弟开蒙的时候进入国子监太学,学业修成后进入太学院成为太学士继续进修,直到朝廷官位有空缺了,从太学院的太学士中挑选人选补充进去,

这些国子监太学和太学院的学生,大都是官宦子弟享有特权的阶层,他们是可以不用经过科举直接进入官场仕途的!

而翰林院学士则不同,这些人至少也得是经过科举高中一甲榜上有名的文士才有资格进入,

翰林院学士那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地位超然,没有人敢忽视这些人的存在。

就好比如东平府提学官叶梦得就是翰林学士出身,官居四品的东平府知府曾孝序见到他也都要恭恭敬敬的不敢怠慢。

历史上的赵明诚就是没有经过科举,直接从太学士转到官场上,可惜性格软弱,仕途一直不顺!

翰林院学士在大宋士林中的地位,比太学院学士那是高了太多了!

听说还要去太学院消磨两年,刚刚从国子监出来的赵明诚无语沉默…

赵挺之朝廷上的事情扰得他焦头烂额,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身边儿子赵明诚的那张苦瓜脸,

“明诚啊,你太学院那边名额还在审批,不如你就趁这段时间,带着清照一起回青州老家省亲,顺带祭祖如何?”

赵明诚一声长叹,事已至此,父命难违,他还能怎么样!

也不知赵挺之都给大宋官家赵佶灌了什么迷魂汤,总之有了赵挺之这个朝中文官大佬的背书,童贯终于顺利坐上了皇宫大内勾当皇城司公事的职位。

这可是正三品的官职,无论文武官员都干涉不了他,从此只听命于大宋官家赵佶一人。

童贯也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了。

在对赵挺之感激涕零之余,童贯没有忘记他与赵挺之二人之间的约定,开始动用皇城司的力量着手开始对蔡京一族一党的明察暗访。

蔡京大奸似忠的人物是经不起调查的,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果然查处出不少他们家族子弟的贪赃违法乱纪之事,顺带着还牵扯出一批朝中大员。

这些罪证确凿的案件报到赵佶那里,案宗堆的小山一样高,赵佶是再也保不住蔡京了。

又是在皇宫的紫薇观里,最近迷恋上修道的赵佶,穿着一身灰色宽大的道袍,与蔡京面对面进行了一次谈话,

“蔡京啊,你身边的人,几乎全都烂到家了啊!”

蔡京垂着头一脸惭愧无地自容,

“是老臣没有管束好他们!臣罪该万死!”

赵佶一声长叹,

“朝中非议四起,东京汴梁你是呆不下去了,肯定是要将你外放的,你自己说吧,你想去哪?”

蔡京脸上老泪纵横,

“既然是外放,就把老臣流放偏远蛮荒之地好了,老臣并无怨言!”

赵佶眯着眼睛想了一会,

“这样吧,东平府哪里正缺一个教谕,不如你就去哪里吧,顺带给朕去传个旨意,

你学识渊博,正好去哪教书育人,为我大宋培养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