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8章(1/2)
云儿代表史湘云,魏客故事总叙事人。
云儿开场先弹着琵琶唱了一只曲儿:
云儿听说,只得拿起琵琶来,唱道:
云儿之所以用琵琶,就是玉石琵琶精现身。
“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靡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
这段弹词讲的就是客氏和魏朝、魏忠贤的风流韵事。
客氏一开始跟太监魏朝是对食,魏朝提拔过魏忠贤,还和魏忠贤是拜把子的兄弟。但是他的日常工作较为繁忙,需要同时为皇太孙朱由校和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服务。于是,客氏寂寞难耐,就跟魏忠贤勾搭上了,被魏朝当面捉奸。
魏朝与魏忠贤在乾清宫的暖阁里争抢客氏,吵闹的声音惊动了天啓皇帝,天啓帝当场替他们断案,让客氏自己选意中人,客氏选了魏忠贤。后来魏忠贤假托皇帝的命令将魏朝发配到了凤阳。
云儿唱的就是客魏的这段风流公案。”
第 24 章
芙蓉子讲到这里,发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想要歇息了,可是黛玉却一点困意也没有,满心期待的想听听宝玉等人的酒令,只听她说:
“若是讲到一半歇了,只怕这一晚都睡不好。”
芙蓉子因说:“既如此我们秉烛夜读,说完这一节再睡好了。”
芙蓉子说完,一伸手,手心中就出现了一颗鹅卵大的夜明珠,她随手一扬,夜明珠就飞起来,挂在了半空,照的室内亮如白昼。
芙蓉子道:“如此我就接着讲了。云儿唱完曲儿,宝玉便提议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的酒令,还要唱曲,外加说一个酒底。
先说宝玉唱的曲,云儿在一旁弹琵琶伴奏,宝玉唱的第一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词曲立意已出。
典出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所以这首曲子为相思之曲。那麽到底相思谁呢?书是一歌两喉,曲儿自然也有表里两层意思。
王维是天宝年间,唐玄宗宫里的御用诗人,他写的诗常在宫廷里由乐师编曲后弹唱。
安史之乱时,王维被安禄山俘虏,曾被逼迫在安禄山创立的大燕朝任僞职。
安禄山在凝碧池旁开宴会,王维作过一首《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后来安史之乱被平定,王维因曾在大燕任僞职被关进监狱,本来应该问斩,因曾做此诗免于一死。
据唐·範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记载,安史之乱时,李龟年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曲》:“红豆生南国……”,又歌《伊州歌》:“清风明月苦相思……”,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
后来洪昇在《长生殿》根据此事编撰了《长生殿》重头戏《弹词》一折。
写唐玄宗时的宫廷乐师李龟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靠弹琵琶唱曲为生。
戏中唱词:
“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 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地把天宝当年遗事弹。”
书中第十一回,在贾敬的寿宴上,王熙凤点的戏里就有这一出《弹词》。
后来沈绍姬写了一首《寒石诗钞》赠给洪昇之子,诗曰:
“万叠风波经九死,
一编词赋足千秋。
青葙不堕魂堪慰,
红豆重歌泪未收。”
书中以汉唐纪事,以安史之乱影射清人入关,这里宝玉在薛蟠寿宴上重唱《红豆曲》,便如弹词中李龟年一样,在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这首红豆曲,以宝黛爱情为表,以思念故国为里,用男女爱情表达思念故国之情。
黛玉不仅代表忠臣良将,也是作者母亲田秀英的影射,所以这首曲子既是宝玉唱给黛玉的相思曲,也是怀念旧朝,怀念父母。
田秀英是崇祯的贵妃,扬州人,祖籍长安,后举家迁往扬州。
这也是书中作者写林如海本在长安为官,后去扬州任巡盐御史的原因。
田贵妃人长得纤细娇妍,心灵手巧,多才多艺,但她性格内向,不茍言笑。
据《明史》记载其“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
田贵妃于1642年七月薨逝,也就是李自成攻入北京的前一年多。
吴伟业在《永和宫词》中说:“贵妃明惠独承恩”,甲申李贼入燕,妃先一年薨。
所以书中写黛玉也是在贾府被抄家前先去世的。
在书中第六十四回,曾有一段宝玉与雪雁奇怪的对话,雪雁告诉宝玉,黛玉哭了一回,传瓜果摆供,宝玉猜不出黛玉在祭奠什麽人,最后书中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楼宝鑒[红楼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