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4章(1/2)
此事关乎王后性命,他也不敢胡来,需得经曹操同意。
王后随代表大司农赈灾,但首先,他是曹操义子,夏侯惇拎的清楚。
秦汉百姓信鬼神,两汉更甚。
就连皇权,都认为乃是神授。
秦汉的天人感应、神仙鬼怪、巫蛊截纬等精神信仰的产生与绝大多数民众信奉鬼神有关。
吕思勉认为赢秦是一鬼神数术之世界:“若两汉,固仍一鬼神数术之世界也。”
两汉一丧葬风水极其繁荣,若不是因为信奉鬼神,汉代的墓葬不会如此讲究,丧葬风水中有“葬先荫后”观念。
曹操作为这历史时空中之人,自然不可能跳出历史框架,所以在收到夏侯惇消息后,顿时大吃一惊,于是立刻传郭嘉来见。
郭嘉自然也不能免俗,但他却觉得王后此举,定有其他用意。
于是曹操决定且随他去。
夏侯惇这边,把事情压下两日,得到曹操回复之后,也只好按王后要求,将文书发至各县。
而王后自己,则是开始命建筑司开始测绘,民夫继续往许都拉水泥、采碎石、挖河沙。
至于司马懿,正好可以利用其才,做一些物料统筹职司。
王后还将自己军令传至白马,着关羽、牵招、高顺、卢堂四将派出所有兵马,自做捕网,捕猎蝗虫。
一时间,整个河南尹,东郡,甚至西边弘农郡都有两个县,所有百姓已经行动起来,开始捕猎,晾晒蝗虫。
百姓只需将晒干的蝗虫拉到县衙,便会由官府兑换为粮食,虽然五石才能兑换一石,但只经过数日,百姓就已经感觉到,这到底有多划算。
特别是在灾情严重之地,那简直就是捡粮。
晒干的蝗虫源源不断的运往中牟县怀恩亭。
怀恩亭内,数百人正忙碌的加工蝗虫,盖鸡舍、买种鸡、烤饼、造饲料。
而王后准备的十五万石粮,也仅仅在一个月内,就几乎被兑换一空。
不过他并不着急,因为他这两三年,在自己食邑可储存了不少钱粮,毕竟要养一千多人,十几万石还是要准备的。
好在接近两个月后,蝗灾竟然已经控制了下来。
这两个月,王后就去了一趟白马,一趟自己食邑,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修桥上。
他选择的修桥地址是在卞水官渡段,也称官渡水,此水自黄河分流而出,经历两千里,导黄河之水入淮,河面宽五十步,古称鸿沟。
五十步,也就六七十米左右,说实话,不需要动用两千余人的民夫。
但王后要修建的,可不是一条跨越河流的水泥桥这般简单。
他先是在河中修了一个数丈高的大桥墩,采用的乃后世普遍用的沉箱法。
沉箱法是一种常用的建桥墩方法。首先,在水中打造一个巨大的箱体,通常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然后,将该箱体沉入水中,使其稳定在水底。最后,在箱体内注入泥浆或混凝土,使其固定在水底,形成桥墩。
光是这个桥墩就花了十余日。
当然,在河中桥墩铸造时,两岸的桥墩也在同时浇筑,共二十余个桥墩,往两边延伸,越往后面越短。
他这是要搭建一座两里长的大桥,如此才可以保证水面高度可以通过足够高的帆船,也为将来通四轮马车甚至汽车做准备。
王后穿越之前是个老八零后,年少家贫,在工地干过不短时间,这也是他有信心修桥修路修房子的原因。
这是老本行。
修桥墩、架梁,打模,浇灌混泥土,最后浇筑桥面,那都是他曾经干过的,虽然条件不如后世,但群策群力之下,竟然在两个月后,将整个桥梁的架子打了出来,接下来就是灌注混泥土。
修一条长达一公里的大桥,这在此时,自然是一个浩大工程,但看着这跨越鸿沟的庞然大物,他的心情不下于几个月前扫灭匈奴。
经过几日观察,王后早就已经发现,司马懿此时毕竟年轻,他已经理解曹操那时心情。
这么年轻,再怎么有狼顾之相,也自信能压得住。
而且人的念头和欲望,也并非一开始就有的,司马懿也不例外。
他不可能一出道就想着要夺取这天下。
要是换做三年前,王后多少会觉得此人凶险,但现在嘛,他觉得此时的司马懿,在他眼里,还是个有着理想的愣头青。
整整三个月,一条长二里的水泥大桥,便宛如一条巨龙,横跨鸿沟之上。
此桥宽三丈,两侧有红砖水泥栏杆,虽无其他修饰,但拆模板之日,附近数县百姓,争相过来观看。
司马懿站在桥头,将手把在桥头石碑上,看着宛如巨龙的水泥大桥,虽是一点点看着建起来的,心中也不免极度震惊。
“有此,穷山恶水皆可变通途,天下大变之势已成,需得立刻将此事禀报于父亲方可!”
他亲自参与了此桥从头到尾,一步步成型,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穿越的我,成曹操主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