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9章(1/1)
袁谭发兵搜捕隐匿山野百姓,就像猎捕鸟兽一般。青州户口一万之县,登记在案的不满几百户,税收大减。
如今危难来临,这华彦和孔顺又为保命,立刻提出北逃之法。
不过不得不说,此时他们这方案,却正好救了袁谭。
说起这东莱太守管统,却是个忠心之人。
后来袁谭进攻袁尚失败后,各城纷纷反叛,唯有管统弃妻儿不顾来救袁谭,被任命为乐安太守。曹军攻破青州,袁谭兵败,各城都投降了,只有管统在乐安不肯投降。曹操命斩管统,有人认为管统乃忠臣,遂为管统松绑,让他去见曹操,操赦免。
再说袁谭听华彦、孔顺分析,深以为然,于是立刻快马命亲兵回临淄取了家小贵重之物,大军往东而逃。
早有探子将消息传至王后军中,牵招请命道:“将军,末将愿领骑兵阻击,必拖延其大军行军速度,将军若此时急赶,当可赶上。”
王后却摇头道:“此举风险过大,如今青州便在手中,无需如此冒险。且袁谭哪里能征集如此多船只?我只需先收齐郡,再挥军去收其兵马便可。”
其实王后真实心思,可不是要把袁谭赶尽杀绝。
袁谭逃到渤海郡,袁绍集团就还可苟活一两年,这段时间,便是自己大力发展领地之时。
只有自己有真正的地盘,那才安心。
要是袁绍集团直接被灭了,自己恐怕又要回许都,到时候指不定还得南下,去打刘表,那就离天下一统不远了。
一旦面临那种局面,自己如果还没退路,那就真的任凭拿捏。
大军包围临淄城,此时临淄城内却混乱一片。
袁谭逃离的消息已经传开,临淄城内剩下的几千守军,竟直接化身为匪,肆意掠夺百姓,纷纷逃离。
城内府库已经被搬空,所有百姓皆闭门不出,有些房屋被烧的百姓只能露宿街头,就连州府都被人一把火给点了。
看着城内火光冲天,王后赶紧领兵入城,看到城内惨状,他也只能感叹。
“这就是人性的恶,人的力量一旦失去管控,恶就会无底线爆发。”
没办法,他只能命出榜安民,又将军粮拿出来分给百姓。
等到青州刺史李整赶到,看到一片狼藉的城池,自己这青州刺史连个办公之地都没有,也只能无奈搭帐篷办公。
还好有王脩这了解青州之人协助,李整这才有了一丝头绪。
就在王后派出几路兵马收取齐郡各县时,却有昌狶派来的信使求见。
来人似乎有些气质,当为读书人。
他直接交给了王后一封书信。
王后却懒得听他姓名,打开书信之后,脸色立时古怪起来。
“哈哈哈哈!这昌狶,诸位看看!”
李整、王脩、李典、高顺、牵招等看了,也是哭笑不得。
“将军!这昌狶简直异想天开,竟欲以投诚来换粮十万石,且想谋取州府重要职司,末将愿领兵马去北海取其头颅!”
李典立刻请命去攻北海。
其他人也纷纷道:“末将愿往!”
这时王脩却道:“昌狶如今占据剧县,其兵虽不足万,若真翻脸,城内两万百姓却恐遭灾,将军不如假意应其所请,待将其诱入军中再杀之。”
王后想想,却摇头道:“如此虽可将其铲除,但却失了信用,落人口舌。此种反复之人,需以王者之师将其击败,让此类人皆看看肆意作乱之人下场。传令琅琊太守臧霸、北海相孙观,杀回北海,断绝昌狶南下退路,待本将兵至,则合围剧县。”
听到王后将令,信使大吃一惊。
泰山六将中,曹操曾命臧霸为琅琊相,昌狶为昌虑太守,吴敦为利城太守,孙康为城阳太守,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相。
北海被袁谭控制,孙观流落至臧霸处,这才躲过了昌狶反叛之劫。
昌狶自己只有五千兵马,加上袁谭留下的北海守军,兵马绝对不过一万。
现在二人收拢其他三将残兵,兵马也有万余,挡住昌狶当无问题。
却听王后继续说道:
“你且回去告诉昌狶,他只管守好剧县,我即刻领兵五万来取,看他能否守住小小城池。若守不住,待我破城之日,他留在昌虑郡家小也逃不过,我会夷其三族,所有随其一同反叛将校,家中老小一个不留。若其自刎谢罪,我可放过其家小。对了,你再告诉其手下将校,谁可提昌狶头颅来投,既往不咎,但昌狶必须死!”
这才是王后的计划,让其内讧。
听到王后之言,这信使大惊跪拜道:“将,将军!我等皆受昌狶所迫,只因家小皆在昌虑,这才随其反叛。在下愿联络同僚,一同献上昌狶首级,请将军放过我等。”
“好!你且自去,我大军三日后开拔,你等好自为之。”
信使退出。
听到这结果,李整、王脩、高顺等人目瞪口呆。
不想错过《三国:穿越的我,成曹操主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