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19章(1/1)
于是曹操回信士燮,正式任命其为交州刺史。
此时的交州还不叫交州,名交趾刺史部,现更名为交州刺史部。
商议既毕,众人散去,王后却并未发现,荀攸在离开之后,又回到了司空府。
对于荀攸的去而复返,曹操也颇为意外。
“主公!在下有一事,却不知当不当讲。”
曹操:不知当不当讲,你又去而复返?
“有何事,且试言之。”
荀攸道:“主公,今袁绍仅一州之地,北方将定,然仲谋已为车骑将军,功封列侯,若他日南下荆州,其又立功,该如何封赏?”
听到荀攸如此说,曹操眼神立刻如一柄利剑刺向荀攸。
“你竟挑拨我与仲谋父子?”
荀攸立刻低头,但却并无惧色,凛然道:
“主公,非是在下挑拨。将来若天下大定,丕公子年少,并无寸功,仲谋文韬武略,丕公子定非其对手,此事不得不考虑。在下亦知仲谋对主公忠心耿耿,宛如亲父。然正是如此,主公方不得不早做打算,怕那时却因此羁绊。”
“那你以为,当如何?”
“在下以为,仲谋虽勇冠三军,战无不胜,然曹休、曹真等,亦皆为良将,又于丕公子亲近,当大力培养之。”
曹操对荀攸之言,并未表态,只嗯了一声,显然认可。
而且今日荀攸提出以卢堂为广陵太守,曹操早已得知其用意。
但荀攸提议,恰到好处,未动王后嫡系陷阵营,此事也不算过激,所以曹操正好顺势而为。
曹操和荀攸其实都知道,若动陷阵营,王后就真成了光杆将军,那时父子离心,那就得不偿失。
两人心思,王后自然心中清楚。
第二日朝会后,王后让小乔为医学馆馆长,自己则带华佗、王小夏和王小秋,还有甄宓,准备前往青州。
除了这一行人,王后还带了一万套摇井水龙头和十余名钢铁厂和车厂等各厂技术骨干。
让王后意外的是,曹操派往军中颁布圣旨,并送印绶之人,竟是荀攸。
建安六年九月十八,王后再出许都,回来时又不知何时。
吕玲绮和小乔于城门口相送,直到数十辆马车望不见顶盖,还舍不得回府。
此时许都往东莱郡东牟县的水泥路已然全部打通,队伍可每小时五十里,日行近四百里完全没问题。
两千里路程,竟只花了五日,便轻松抵达东莱郡。
带着这么多物资,若是没有王后特意在沿途修桥,恐怕需个把月方可。
前方就是胶水大桥,王后命车辆暂歇。
站在胶水大桥上,俯瞰清澈的大河。
胶水,由南向北注入渤海,河长接近三百里,几乎将整个胶东半岛切割成为一座真正岛屿。
这是高密县母亲河。
要进入半岛,必过胶水,而王后让李整修建的这胶水大桥,则是此水之上唯一的交通,其余地方,皆为渡口,需以渡船通过。
荀攸被王后请到了大桥之上,此时二人身边,仅赵云一人。
“荀军师!此番一路行来,沿途风光,有何感想?”
面对王后云淡风轻的一问,荀攸并无任何反应,而是指着桥头堡垒道:“仲谋发水泥,造通天之桥,使天堑便通途,此点的确让东西交通更为便捷,但与民争利,在下却并不认可。”
王后没想到,荀攸还挺坦诚,不藏着掖着。
“此话怎讲?”
“仲谋造竹纸,使财聚于许都,可知那些以造竹简为生之百姓,何去何从?造水泥,可知那些以凿石为业之石匠,何去何从?造红砖,可知那些以造木屋为业之工匠,何去何从?造大桥,可知那些以渡船为生之百姓,何去何从?此难道非是与民争利?”
不想错过《三国:穿越的我,成曹操主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