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1/1)
下面的文臣武将也等待着,也都在好奇奏章里面写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让陛下神情变换如此之快。
旱灾治理之法
一、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二、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
七、以工代赈,朝廷有需要修筑的工事,如水利修建改造、修建城池等,受赈济者参加工事建设获得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李世民看到这里已经是热泪盈眶,如五雷轰顶一般。
“诸位爱卿,你们都看看,看看这治理蝗灾之法和治理旱灾之法,如此治世之大才流落乡野之间,实属我大唐的损失。”
…………
“陛下,此子乃我大唐祥瑞之兆,五蝗七旱治理之法,上天庇佑,大唐有救了,哈哈哈。”说此话的乃是谏议大夫、尚书左丞、 秘书监魏征。
魏征,字玄成,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的是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谥号“文贞”,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臣魏征奏请陛下,招募此子于宫中就职,切勿明珠蒙蔽于世间,臣见闻五蝗七旱之治理之法,欲推理此子乃志诚君子,心系天下百姓……”
“臣杜如晦附议”
“臣长孙无忌附议”
“臣李靖附议”
“臣尉迟恭附议”
“臣秦叔宝附议”
………………
而此刻房玄龄站了出来
“陛下,诸位同僚,此次我同卢国公前往朱家镇询问治理之法之时,见其奇才,曾有引荐之意,但被朱浩南拒绝。”
“而朱浩南有说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论身为重臣,还是位于乡野之间田地之中,都心系天下百姓,心系皇恩浩荡。”
“陛下,此少年虽不愿出仕于朝堂,但是却忠心于我大唐忠心于陛下,其忧国忧民的心天地可鉴,望陛下暂且收回招募之意,待后续蝗灾旱灾治理见之成效后,予以爵位散官”房玄龄提议道。
先前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讽刺大唐的五姓七望。
再有现在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如此神奇。
李世民和文臣武将愈发的想要见见少年奇才。
“好好好,此次房爱卿和卢国公巡查之功待治理蝗灾旱灾后另行封赏”
“诸位爱卿,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上行天道,下顺民意,夙夜忧叹,唯恐有不慎则失民之意,悖天法之道。”
“唯恐有负黎民百姓,而夜不能寐,如坐针毡!现世家众臣异心,朝野民间贫富差异日增,然境外突厥贼心不死,亡我大唐之心不死,夷蛮戎乱我大唐社稷”
“今蝗灾旱灾临近,朕与诸位爱卿同在,愿朕在诸位爱卿辅佐之下,大唐百姓都能在灾难之前活下来”
臣房玄龄与陛下同在,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臣杜如晦与陛下同在,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臣魏征与陛下同在,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
一众文臣武将跪地,又或是宣誓一般,上书房内皆是一片。
不想错过《大唐:李二表哭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