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1/2)
冼英听到梁洞主这样一问, 围着梁洞主转了一圈,仔细端详了起来。
“梁叔叔你的头发,比其他人的更整齐了,胡子也是。”
“之前你的头皮长了一块一块的疤,有一种病了,听说又痛又痒的,现在根本就看不出来。”
“治理这种病?”冼英停了一会想了想,“是回春堂的药方吗?看来又不像。”
“能修理出这种发型的,在高凉郡的五行八作里面的师傅,没有听说谁有这个手艺的,是哪位隐世高人呢?”
梁洞主知道冼英聪慧过人,一直笑而不语,任由小英自言自语洞察秋毫,找寻答案。
“难道难道,这就是城里最新传闻的......”小英想起了旺财说的那番话,“九九发廊?!”
当小英说出了九九发廊四个字,几个洞主长老对着大都老相视一笑。
梁洞主大笑起来,“大都老,你的女儿,小英确实了不得,人在外,城里的新动向一点都没有落下。”
“颇有大都老风范!”
大都老听着众人的肯定,“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种,能力想表现差一点,实力也不允许啊,哈哈哈。”
“小英,一块过来听听,我们正在讨论城里出现了一些可疑的人。”
“上茶,看座!”
大都老说完,家丁很快就为小英上了一杯热茶,这茶有讲究,不是一般人都能喝。这茶叫新洞茶,是新晋级的优秀洞主才能喝的,这种茶话会都是重要的人物才能参与。都是一些洞主级的人物和长老才有资格喝到。
大都老是南越俚人的首领,掌管千余洞,每一个洞寨都有洞主,大大小小的洞主上千人,能喝上这茶的不到五十人。
南北朝至唐朝期间,高凉郡,郡县制,地方建置大者为州郡,小者为县,又小者为洞。
“洞”是岭南土著俚僚的基本社会组织单位,洞寨就是一个村落的意思。
洞主就是一个小村长。
有些洞寨几户人家,有些洞寨百户人家。能喝上新洞茶的都是大户洞寨的洞主才有资格。
银岗洞梁洞主,他的户数有500多户,是个大户洞寨,所以,他有资格喝着茶。
众人对大都老赏赐小英新洞茶,心照不宣,这是对冼英能力的肯定。
茶话会在继续。
“小英,你这次南部巡视各方洞寨,等你哥哥回来,再一起总结各洞寨情况。”大都老
“今天你所听到的讨论机要事情,切记,不要泄露。”
“我们言归正题......”
陈九并不知道,他被南越的高凉俚人首领这些重要人物讨论了整整一个下午。
------
高凉城的墟档市场一条街。
陈九跟着何四娘何小鹿一个摊档一个摊档的往前行,时不时停留一下,何四娘依然和摊主讨价还价,但是并没有付款交易,陈九很是想不明白何四娘的行为。
不过能和小鹿在一起逛逛街的话,已经足矣,虽然何四娘一定要出来做这个又光又亮的电灯泡。这个时候也没有电灯泡,反正她就是一盏大灯笼。
这毕竟是陈九来到这里的第一次约会,陈九的内心深处对何小鹿还是有着童年不可磨灭的记忆,感觉都是甜蜜的。
要是没有何四娘在一起,就更好了。
自从陈九长大了,何四娘一直对他有所防备。
不让何小鹿像小时候那样来和他玩了。
陈九记得孩童小时候,他和何小鹿一起玩耍的日子都是开心美好的回忆。
一起建造泥房子,一起用青草做饭,一起喂养那几个泥土捏的小孩,小鹿一声一声的呼他相公,那种过家家的日子真是安逸。
回想到这些趣事,陈九不禁得发出一阵愉快浅笑声。
何小鹿见到陈九无缘无故的发笑,“九哥,你笑什么?快说来听听。”
陈九看着小鹿,想笑又不敢大笑,忍不住的又笑了起来,何四娘还在忙着和摊主讨价还价,陈九不敢笑得太大声,怕惊动了何四娘,压着声音,对着小鹿说,“不知道我们的十五饿了没有?长大了没有?”
十五,是陈九和小鹿玩过家家的时候给他们的孩子起的名字,九加六等于十五。
听到陈九这样说,小鹿也明白了陈九发笑的原因,低头难掩羞涩,脸蛋绯红,咬着嘴唇,不言不语,趁着不经意扭了一把陈九的手臂。
何四娘终于和摊主说完了,还是那样,这个摊主是卖胡椒的,何四娘要求别人一粒粒清理好,不要连枝。摊主嫌弃麻烦,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没有成交。
胡椒,出摩伽陁国,就是印度境内,呼为昧履支,至辛辣,六月采,今食料用之。胡椒在西晋的时候就已经传了进来,高凉郡内已经有不少种植。
胡椒在烹饪的领域来说,是一种十分美味的佐料香料。
就保持着只谈不买这样的结果,一直从墟头走到墟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开局在南朝开发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