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2章(1/2)
春天开始后,播种的农忙也就开始了,三月底大部分人家都已经完成了播种的工作。龙岗书院的学堂也建的差不多了。
鹰十三专门请修文县的能工巧匠做了一面牌匾,上面写着“龙岗书院”挂在书院的庭院门口。
而王阳明休息的山洞则立下来一块牌匾,上面写着“阳明洞”,另外又在院子里修建了一座小亭子,名曰“君子亭”。
寨子里的百姓都感念王阳明的恩德,使得他们过上了如今的好日子,于是自发的在书院旁边修建了一座屋子。
王阳明看到后十分的开心,当场说道:“何陋之有,百姓能够如此待我,这简直就是一座殿堂,就叫做何陋轩吧。”
于是鹰十三也在这座简单的房间门口,挂上了“何陋轩”的牌子。
轰轰烈烈的开班仪式很快开始了,这天周玖和秋香也来参加典礼了。
王阳明在台上做了很简单的讲话:“我感念龙场的百姓陪我度过这孤独艰难的日子,今日起,我要再次开办书院。
“所有人都可以来听我讲书。家里有适龄的孩子来读书,每个月打满考勤,可以领一两银子。”
“关于奖学金,每月都会评选出最积极听讲的学生三名,各奖励一两银子。同时上课睡觉最多表现最差的后三名,无法领取全勤奖励。“
周玖在台下听着,心里扑通扑通的跳动着,心想五百年前的王圣人就已经精通了现代管理的精髓,都用上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真是妙呀。
寨子里,不,现在应该是村子里的百姓,王阳明给这个村子起名叫做卧龙村,寓意着卧虎藏龙。
这里的百姓一年的耕种不过五六两银子,好好读书一年能有十二两银子,于是纷纷送孩子到龙岗书院读书。
当五月初,当第一批二十余名孩童都领到了一两银子的读书补助的时候,消息传到了方圆百里内。就连息烽县、开阳县的孩童也来到这里读书。于是学院就显得小了些。
周玖根据自己家乡的情况,提了个建议,凡是在栖霞山内有房屋居住,满三年的视为学区房,可以直接来龙岗书院读书。
凡是栖霞山外的都属于其他学区,要来龙岗书院读书,则需要缴纳学费,学费即为一年十二两银子。
王阳明听罢,心里高兴极了,原来还有这种办法能够分配教学资源,真是活这么久第一次见到。
没想到此消息并没有使得来龙岗书院读书的书生减少,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书生前来就读。栖霞山下的卧龙村仅仅五六月份就面积扩大的一倍。往日寂静的栖霞山上,如今走到哪里都有琅琅的读书声。
这样的读书示范效应非常惊人,没多久修文县的县丞就发现了这个变化,于是向贵州府主管教学的督学汇报,
接到消息的人正是西疏,西督学。仅仅半年的时间就营造如此良好的读书氛围,自己来到这里三年了,也不曾做出任何的成绩,西督学决定要邀请王阳明到花溪山,上次的相遇的天河潭讲书。
这个消息很快传回了王阳明这里,王阳明有些纠结,这里的老师一共就自己一人。如今去贵州府讲学,来来回回需要三五天。这个时间就耽误了不少功夫,这里这么多学生该如何是好。
于是心里便想到了周玖,隐隐约约感觉这个未来的人,给自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好像懂得很多,又好像什么都不懂。感觉很可靠,但有时候又感觉到非常不可靠。
周玖开始以龙场驿站还需要看管为由,王阳明说不用你看管,鹰十三如今寨主也没了,鹰大朗已经逐步开始处理卧龙村的各项工作了。他可以去看龙场驿站。
周玖又以一刻也不能与秋香分开为由,王阳明说我的何陋轩你尽管用,不把我的床给弄坏就行。竹子做的床板可能有些脆,你们要用的话需要加固一下。
最后周玖抹不开,还是答应了下来,想想自己曾经也看了不少国学的书,尤其是《论语》,自己可以看过于丹老师讲论语的。
走之前拍了拍王阳明肩膀,轻声说道:“你放心的去吧,我替你顶上一个星期,我就讲讲《论语》,讲讲这个时代不曾具备的故事。
“放心吧,至于你的心学的内容,我恐怕给你带跑偏了,就不提了。”周就说完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龙岗书院出现的另一个好消息,就是西督学要来访,以为要好几天后才来。没想到在周玖答应替王阳明讲学三五天后就已经到了。
西疏西督学这次非常的高兴,周玖心想,这个放到家乡就是相当于教育厅副厅长的高官,跑到一个村子里小学学习先进经验,说起来真是有趣。
西督学看了何陋轩的简朴,看了阳明洞里的潮湿与寒冷,更看了学堂里书生的聚精会神的听讲时的高昂热情。内心不禁感叹道:“论学问我不如王阳明。”
于是这位不惑之年的西督学,认认真真听了一下午的心学。目前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讲到了知行合一。
台下一片吵闹声,王阳明也不去制止,让大家可以随便的议论。毕竟这是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带着金毛回明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