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4章(1/2)
一个深呼吸,刘浩然离开了潮音洞。他的眼仿佛出现了一座大山,山名为须弥山,其顶尽阎浮提千光眼华而不能观之。是以不知道其有多高,反正一眼望不到尽头。从山脚往上,次第如诗云:“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他只是看了一眼这座大山心中莫名的就起了一阵明悟。
“佛在灵山莫远求,会向灵山塔下修。人人有座灵山塔,灵山就在汝心头”刘浩然有观字六法为心印,所以眼前种种他皆不动心。幻生幻灭随流水,念头来去任自如。他相信空与色之间,念头从虚无中产生,化为种子。如是善心得善种,恶心得恶种,无善无恶得本我真如。
刘浩然是有大气运加身的人,没有名师指点,他竟然想到了正确的地方。假设念头稍微一偏离本心,跟着幻境走,他就有可能进入刚才那座须弥山中的某一界,具体哪一界,就要看他的因缘造化了。要知道那里不但有三十三天,还有六道轮回。一切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如恒河沙数世界,凡诸有情众生无论进入任何一个世界,都将经历千百万劫,非有大智慧大法力大福报大功德者,不能脱离此间。
要不怎么说无知者无畏,傻人有傻福!刘浩然就这样看了一眼,心中不生波澜的继续着他的旅程,在他的眼睛里,大山可以转化为宇宙星空,又可以是混沌中的黑暗,没有一丝光明!凡此种种,他只需要守住内心,一动不动。如此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就像经历了一次深度睡眠舒舒服服地从梦中醒来了。
能够回来真好!千好万好还是自己的世界好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刘浩然贪婪地伸了个懒腰,甚至深呼吸了好几口甜香的氧气,这才满怀期待地睁开了眼。他最想看到的当然是两界斋,可是睁眼的那一刻他愣住了。
“这是哪儿?我为什么还在莲花台上?怎么这么多荷花?纵目望去,他现在所处的环境是一片长满荷花的水池。莲花台就在池北侧的两棵桃树中间。池子对面的有一座两层的竹屋,屋前用篱笆扎了一圈方正的半亩地大小的院墙。院中种了些四季果蔬花树。,
竹屋西边是一片紫竹林,云深不知处,云雾缭绕间耸立着一座大山。刘浩然收回了目光,又向竹屋东侧游目远眺过去。眼前的池子足有百余亩大小,形状如亚腰葫芦的底部大肚子,湖岸之上,桃红柳绿,非常养眼。
过了这个大肚子的莲花池,再往东约葫芦腰的位置,建有一座独孔石桥。桥上盖了一座凉亭,亭上有“不周莲池”四个大字。
刘浩然心念一动,化道金光飞到了凉亭子那,凭栏向东再看,他发现葫芦池上部的小肚子荷花池里的荷叶长的皆高大威猛,站在凉亭上视线竟然被池中的莲叶遮挡了大半!好在他神识强大能够感应的到那池子的中央,竟然又有一个池子,这是池中池的结构啊。
心念一动,刘浩然干脆飞出凉亭一探究竟。原来这个池子中间好像从水里生长出了一朵巨大的绿玉莲花,花蕊的部分正是中空的池中央,里面生长着会发光的七彩金莲。,
这个池子里的水真的好清澈刘昊然有一种跳下池子洗澡的冲动,可是由于初来乍到,还没有摸清楚状况,他不敢轻举妄动,只好飞过池子继续向东查看。差不多在葫芦嘴的位置,出现了一条小河,河水是从东边的桃林中流过来的。
所谓的森林就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桃林。他们夹着这条小河一直向东延伸。各自的背后,则是此起彼伏的大山,如果用诗花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两岸青山相对出,桃花流水鳜鱼肥”。
刘浩然沿河直上,扶桑神树化作了一只小船。载着他漫步桃林,追根溯源。临近水源便得一山。此山之后,又有延绵百余个山头。看来这里的地势是东高西低,所以山上的流水汇聚到桃林,形成了一条河流,最终汇入到不周莲池里。
这里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山上的水多,他们通过河流汇聚到小小的不周莲池中,难道就不会造成池水漫溢,甚至形成洪涝灾害?
刘浩然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收起了扶桑神树,开始徒步登山。因为他发现这一片天地里的灵气,比刚才在普陀山还要浓郁。呼吸才这么一会儿,他感觉身体好像有了使不完的劲儿,需要发泄一番。那么锻炼身体最好的方式,目前可不就是登山吗?
刘浩然说登就登,在登山的途中,他完全凭藉自己肉身的力量,没有使用法力。如此,差不多爬了一个小时,刚绕过一个山坡,他便看到前边竟然有一个道观。道观的前边,还有一个牌坊,它上面写着三个字,曰“不周观”。
刘浩然望着道观里飘出来的炊烟,心中暗暗高兴。心想“哎呀,早都感觉到饿了。前面这是正在做饭,刚好可以化个缘填饱肚子。”
紧赶慢赶,等他终于来到牌坊下面的时候,发现,这不周观的门口竟然有两个人摆了张桌子在下棋。对奕的两人都是女子,一人绿裙娇艳,美如莲池里的菏花,另一人紫裙黄衫,除了有点婴儿肥,也是天香真国色。
刘浩然,走到跟前见俩人盯着棋局全神投入,一时迟疑着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西游:无量真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