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2/4)
赶紧带着他们去墓地看看,在去的路上,师父告诉孙广平,勘探旧坟是捡金前需要做的第一个准备,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他习惯管这一步叫做察骨。
所谓察骨,就是观察遗骨的腐烂情况,捡金师凭借辨别尸体腐化程度的丰富经验,决定是否可以捡金,若尸体肉化筋消,则可以开始准备捡金;若尸骨尚未完全腐烂,则不能捡金,待一两年后尸体彻底腐化后再捡。
当然,观察其腐烂程度可不是开棺这种不能轻易动用的办法,而是通过观察墓穴的地形。土质、葬法推断出来的。
师父还告诉他,一般七年以后的棺木就不需要察骨了,数十年的棺材甚至都不需要捡金,因为尸骨经过那么长的时间的腐蚀,早就化为了一抔黄土,没有骨头可以捡了,他都是从土中筛点骨渣出来,就算是引魂入瓮了。
走了一个将近一个小时,地势渐陡,顺着一条向下的小道,他们走到了一个山沟里,主人家指着前面一个竖有墓碑的椭圆形墓穴说道:“就是这个了。”
师父的眉头皱了起来,仔细观察了墓穴的四周,发现墓穴附近全是一个个水坑,明显之前下过雨,但墓穴四周却没有任何积水,他拿起一把小铲子,在墓穴旁挖了个小坑,取出土来,这才知道了原因。
他把孙广平叫到跟前,指着手里的土问道:“你看这土和普通的土有什么不同。”
孙广平仔细查看后,不确定地说道:“这里面好像有很多小石子,看起来就像我之前在工地干活用的砂子一样。”
“你说对了,这就是砂质的土壤,这种土壤和普通的土不一样,它存不住水,水会通过这些砂子渗下去,墓穴这边没有积水正是因为全渗下去了。”
“水渗下去棺材自然也不能幸免,对于咱们来说棺材进水其实是好事,水能加速尸体的腐烂,咱们捡金的时候也方便,但对逝者的亲属来说,却是绝对的坏事。”
“这也看棺材的材质和下葬的深度了,要是棺材质量好,埋得足够深可能也不会进水。”
“当然,棺材不是埋越深越好,太深的话就会形成养尸地,太浅的话就会出现干尸!”
“所谓的养尸地,或者出现干尸,是因为地质太冷或太热的缘故,要是一次葬的坟墓挖的太深,越容易靠近冰冻的地下山水、河水,将尸体“保鲜”,导致难以腐化,形成了所谓的养尸地,又或者地质太热,吸干了尸体的水份形成干尸,这两种统称为“荫尸”,都是没办法捡金的。”
孙广平点头称是,师父又向主人家问道:“你父亲下葬时埋了有多深,棺材的材质是什么?”
主人家回答道:“棺材只埋三四十厘米深,材质是用的薄木棺材板,也就两厘米厚。”
师父点头说道:“尸骨是定然已经腐烂了,可以捡金了,但不得不说你们一次葬的时候太草率了点,选了这种地方,我断定棺木肯定进水了,你父亲在水里安息,岂能睡得舒适呢?”
主人家羞愧难当,师父见状也没多说什么了,要了逝者和主人家所有家属的生辰八字,在黄历上仔细挑选后,告诉他十五日后,就是一个不与家属八字相冲的黄道吉日。
十五天转瞬即逝,到了捡金的前一天,师父就带着孙广平到了主人家,不光是告诉他们需要准备的东西,还是因为第二天要很早起来去墓地,这是因为白天迁坟时以不过“午”为最佳,这样可以避免午时的阳光灼伤遗骨。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师徒俩就和家属出发了,赶到墓地后,天已经蒙蒙亮了,他们布置好香案,贡品和遮阳的红色帐篷,接下来就是等待吉时到来。
过了大半个小时,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到了卯时了,师父才说道:“可以开始了。”
主人家也就是逝者的长子赶紧上前,跪在地下,对着坟墓念起了《安土地咒》,感谢土地神的守护,然后讲述迁坟理由,迁坟地址,这些全都结束后,师父走上前去,高声喊道:“天无忌,地无忌,儿孙要挖墓”的咒语后开始破土。
这挖坟的头三锹土,必须由逝者的长子亲自动手,如逝者无子嗣,可找“全福人”代替,所谓全福人是指:上有父母健在,有丈夫,儿女双全的妇人,同时要注意孙子辈者不能动先祖的土。
三锹土过后,逝者的亲属就要远远避开,由师徒俩继续挖,好在棺材埋的不深,两人没一会就把棺材上的土全挖光了。
随着土被挖开,棺材也渐渐展露了出来,师父凑近一看,果然和他想的一样,棺材四周全是积水,棺材盖都被水泡的发黑腐烂了。
师父递给了孙广平一把黑伞,让他等遗骨出土时须遮挡阳光,不可让阳光爆嗮遗骨,以免先人魂飞魄散,不得轮回。
棺材盖被师父用撬棍掀开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恶臭,师父习惯了倒是没什么,孙广平却被熏的差点吐了出来。
棺材里的尸骨也显露出来,孙广平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往里看去,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棺材里竟躺着一副黑色的骸骨!
师父倒是面色如常,他告诉孙广平,尸骨变黑正是因为进水导致的,开棺后如果见骨黑,此现象为大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捡金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