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3/3)
木生好说歹说才让母亲接受了这个事实,临走前母亲叮嘱他常回家看看,遇到合适的女孩子就早点结婚,陈木生点头答应了。
回到墓园,陈木生依旧跟着师傅干着维持墓园的清洁,巡视墓园的活,下葬和立碑这种累活反而不多,一个月也到不了十次。
因为那个时候,很多农村人都不会选择墓园,大都在山间林地里,堆起一个个坟包而已,又不用花钱,还方便祭拜。
只有城市里那些人,无处可葬,会选择在墓园里下葬,每到这个时候,都是师徒俩最忙碌的时候。
墓园里下葬的尸体大都是家属送过来的,但有一种,却需要守墓人去接。
1985年8月16号,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师傅一脸苦闷地告诉陈木生,他们要去JX市的码头,接“热气货”!
这“热气货”不是说尸体还是热的,而是天气热。
“热气货”也是行内对于死尸的隐称。当年,有很多乐清人背井离乡去上海等地讨生活。他们客死异乡,亲属希望归葬故里。
于是,事先联系好守墓人,通过货船把尸体运到嘉兴轮船码头,守墓人摇着船橹到嘉兴轮船码头接“货”,再走水路把尸体带回墓园安葬。
天冷倒是没什么,但是夏天的炎热天气,会让尸体加速腐烂,发臭,这一路上可难熬了,身上沾染的尸体气味怎么都洗不掉,老道的人一闻就知道他们的行业。
所以师傅最讨厌接“热尸”了,最近的一次还是两年前,没想到又有这种活了。
师傅带着陈木生在仓库里找到了放置两年的木船,又在船上放了一个木制的棺材,两个人摇着木船缓慢地向嘉兴码头驶去。
一路上陈木生又兴奋又害怕,毕竟是他第一次接尸,不由得问这问那,师傅却不愿多说,只是吩咐他尽快划船。
三天后,师徒俩终于赶到了嘉兴码头,货船早已在码头等候多时了,看到他们过来,从货船里下来了一对中年夫妻,看起来四五十岁的样子,两人面容憔悴,眼窝深陷,一看就知道是悲伤过度所致。
中年男子走过来跟师傅打了声招呼,指了指货船,师傅点了点头,率先爬上了船,陈木生急忙跟了上去。
在船下的时候还好,闻不到什么味道,刚上船,陈木生差点被熏晕过去。
那是尸体开始腐烂而发出的臭味,师傅也被熏的剧烈咳嗽了起来,但还是忍着恶臭向船舱走去。
只见货船的船舱上放置了一块门板,上面放置着一具尸体,被黄缎覆盖,靠近头的一端盖得不是十分严实,露出了一块漆黑的头顶,似乎是个年轻人。
以前下葬的尸体都是装在棺材里的,看不到长什么样子,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尸体,让陈木生心生胆怯,一时不敢上前。
师傅却习以为常,走过去就抬起了门板的一端,陈木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抬另一端,本来以为会很吃力,没想到很轻易就抬起来了。
这让陈木生很是诧异,因为他以前听说人死后尸体会很重,这具怎么这么轻呢?
陈木生忍不住低头看去,黄缎覆盖下,尸体的轮廓却十分清晰。
陈木生虽然没见过别的尸体,但是这具尸体绝对可以用骨瘦如柴来形容。
一米八左右的个子,抬起来也就八九十斤的样子,陈木生甚至能看到一根根肋骨,黄缎覆盖的那张脸也在布面上形成一个浅浅的轮廓,可以看出死者生前是多么瘦弱。
两人把尸体抬到升降台上,又把尸体抬到运尸船上准备好的临时棺材里,就可以出发了。
师傅解开了栓船的绳子,陈木生正准备划船离开。
这时,在一旁小声哭泣地中年女子突然冲了过来,死死地抓着船板,嘴里大叫着:“不要走!我就只有这一个儿子了!”
“我的好儿子,这些年我和你爸从来没怪过你,你这是何苦啊!”
丈夫赶紧过来劝说,妻子还是不放手,崩溃地大哭起来,丈夫感同身受,两人抱头痛哭。
在他们的哭泣中,陈木生知道了这具尸体是他们的大儿子李明华,年仅31岁,积劳成疾,在工地里干活的时候猝死了。
然而他不光是因为工作劳累,还是因为找人累。
他找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小他六岁的弟弟。
不想错过《逝者的守墓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