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8章(1/2)
次日早晨,一夜无梦的刘文龙起了个大早。
呼吸着早晨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山风带来的寒意,刘文龙不由得裹了裹身上的麻布衣服,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过的空气真好。
在自己那遥远的记忆中,这么清新的空气似乎只存在于小时候那段岁月。
感叹着蓬山乡的好环境的同时,刘文龙来到院坝外的小路上,顺着小路随意的走了起来,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着四周。
小路是一条乡间常见的田坎土路,从小路的光生的表面来看,这条小路大概是经常有人走,除了两边长有杂草外,中间寸草不生。
在这小路两边分布着田和地,要是自己没有认错的话,大部分田里栽种的是秧苗,剩正反田则种植着黄豆,而地有一部分荒着,一部分上面长满了小麦,看那低头的样子,显然离成熟收获没有多久了。
望着不少的荒地,刘文龙心道可惜了,要是换作自己父母,绝对不会让家里的地这样荒着,哪怕种菜也比荒着好。
算算时间,自己来到蓬山乡这世界已经快二十天了,以自己养伤这段时间对这刘云鹤刘云飞这的观察来看,他们家的日子过的并不好。
做的饭菜缺油少盐,主食不是小米煮粥,就是大米煮粥,要不就是面疙瘩汤,就这还是因为自己是伤患才有这样的待遇。
至于蔬菜什么更少的可怜,在自己养伤的这十多天的时间里,吃了三回新鲜蔬菜,吃了两回肉,其它时候不是白粥,就是就着咸菜下饭。
哪怕就这样的吃食,也引得刘云鹤刘云飞家几个小家伙馋嘴。
以刘云鹤刘云飞他们这种郎中传世有技傍身的家庭生活都过的不好,可以想想蓬山乡没有什么技术傍身的蓬山乡人日子又过的怎么样。
感叹一番后,刘文龙颇有兴趣的半蹲着看了看这异世的秧苗和黄豆苗,他很好奇两个不同的世界,同一种物种之间有没有什么不一样。
蹲在田边细细观察了一番后,刘文龙顿时没了兴趣,这蓬山乡的秧苗和豆苗,除了叶片比种花家的秧苗豆苗叶片观大些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在重新站起来后,刘文龙打量着田里的秧苗和豆苗时不由得有些疑惑,田里栽种的秧苗和黄豆虽然长得很好,但就算以他这个半桶水来看,无论是苗株间距、田中水草、采光等都有着问题。
从这一点来说,这种地的人种的也很随心所欲,仿佛一点儿也不担心收成一样。
按照蓬山乡人这种栽种法,在自己老家不被家里人拿扁担追着打,不被人骂败家子他都敢把名字倒过来写。
记得自己小时候,父母为了全家人吃饱饭,为了增产,那可是像伺候大爷一样伺候家里的田地,生怕一个没有管理好,就导致减产让家里闹饥荒了。
就算这样,碰到天干缺水和病虫害时,也会出现减产,在这种年景,不得不向地多的邻居家借粮以度饥荒。
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自己读初中时,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和种花家免了几千年的农业税,才没有出现过借粮度日的场景。
回想着父母以前的劳作,再看看这蓬山乡人种的田地,刘文龙心中再次暗道可惜了这么好的田地了,也不知道是这蓬山乡的人是不会种地还是懒的原因。
在吐槽着蓬山乡人同时,刘文龙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顺着小路一直走着。
一路走来,刘文龙看到不少熟悉的植物,如桃、李、梨、核桃、苹果、杏树等,但更多的是他不认识,如一种几米高的大树上挂着小西瓜大的果子、一种长的鲜红闻起来很提神的三叶草等等。
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就来到小河边,望着小河里缓缓流动的河水,刘文龙不由得露出了讶然的神色,也不知这蓬山乡人的祖先是怎么寻到蓬山乡这个地方的。
竟然让他们在这十万大山外围半山中寻到这么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这蓬山乡的环境特殊,典型的易守难攻。
在安全有着可靠的保障后,加上乡里有着小河穿过,不会被人给掐断水源,只要蓬山乡人自己不作死,没有人会对蓬山乡上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蓬山乡人的日子在过的好一点,就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了。
感叹一番蓬山乡人的先祖会找地方后,刘文龙顺着河边小走了一段,在看到有鱼在水下游动后,刘文龙这才停了下来,在观察了小河一会儿后,估计时间差不多的刘文龙,这才转身向刘云鹤家返回。
顺着小路原路返回到刘云鹤家后,刘文龙就看到忙碌的刘云鹤刘云飞两人,在行礼问好后,刘文龙解释了一句,免得刘云鹤刘云飞他们担心。
刘文龙的主动解释,顿时引得刘云鹤看了一眼刘文龙,“大郎,你这出去走走也好,有利于恢复,没有什么不适吧?”
“鹤叔,没事,好着呢!这还得多亏鹤叔飞叔你们照顾得好,要不然我想出去走走怕也没有那个可能。”
刘文龙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要去给刘云鹤搭手。
见刘文龙主动搭手帮忙,刘云鹤有些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种田苟道》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