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0章(1/2)
各位看官,知道露天电影院吗?
也许一些80后的看官记得,特别是农村出身的看官,对露天电影院有模糊的印象。
在当年,电影队来村里放一场电影,往往能吸引附近村镇的男女老少前来,场面热闹非凡。放一场电影,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只因当年娱乐生活很匮乏,看一场电影,是难得的娱乐。
冷水村由冷水农开公司出资,请电影队来放电影,而且是连续放三个晚上,附近村镇的群众都得到了消息。
冷水村的广播站,每天下午,公布当天晚上要放映的电影。
第一天晚上,放映的是《地道战》和《二十年后再相会》。
冷水村村民早早地搬小板凳到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看电影工作队的工作人员搭建银幕。外村的村民,则拖家带口,骑着自行车,开着拖拉机,往冷水村的方向赶。
各村的村民来冷水村看电影,不仅仅是热闹,还能促进消费,英慧超市和冷水饭店排起了长队,一些村人说,卖稻谷挣了陈国英的钱,结果又到冷水村来花钱,还没焐热呢,又回到了陈国英的口袋里。
夜幕降临,第一场电影放映,虽然很多人看过《地道战》,但久违的感觉,依然让大家看的津津有味,孩子们则学则电影里的人物,闹着父母去英慧超市给自己买一把玩具手枪。
第二场,放映《二十年后再相会》。
一些孩子看完战争片,累了,在父母的怀里沉沉睡去。父母们则津津有味地盯着大银幕,看电影里的女工程师如何创业,从过去的阴霾里走出来。
大家纷纷被银幕上的女演员的表演给迷住了。
忽然有人喊:“女演员好像文家慧!”
“确实有点儿像!”有人应和。
人人哈哈哈大笑着,人群里,文家慧的脸羞的红彤彤的。
第二天晚上,放映的是《地雷战》和《大桥下面》。
村民们大概已经摸透了电影队放电影的规律,第一场放战争片,第二场放生活片。
替身陈年生知道,80年代,对于电影类型,没有剧情片的说法,一般归纳为生活片。所谓生活片,就是表现当下生活百态的故事片。
孩子们看完战争片,纷纷睡去,第二场的生活片,是给村里的年轻人们放的。
《大桥下面》的女演员,让村里的年轻人深深着迷。
年轻人们似乎发现了什么,又在现场叫嚷着:“女演员好像那个已经走了的伍乐晨啊!”
有人反对道:“不像!”
“怎么不像?”
“伍乐晨没有女演员漂亮!”
“你又知道?”
两人就在放映现场吵开了。群众们跟着瞎起哄,喊道:“就算伍乐晨在这里,你们也只能干着看,敢和人家处对象吗?”
大家的哄笑声更大了。
陈国英笑着,想起来,伍乐晨已经离开冷水很久了,现在她的日子过得如何呢?
也许,她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她就像不曾来过冷水村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不对,她留下了经过验证的稻种,给这片大地带来了希望,带来了丰收,带来了财富,给无数村民改变了命运。她自己,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第三晚放映的电影,是《铁道游击队》和《少林寺》。
《少林寺》的放映,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村里的年轻人,特别是去县城抓吴伟青的青年人,纷纷去找李三拜师学艺。刚从驾驶员培训班毕业归来的李三说,去去去,打架一点都好玩,大家还是去学开车吧,当司机能挣钱,还能各地跑,见多识广。
陈国英想,电影,说到底,只是一场梦,一场普通人在现实里无法实现的梦。
梦,会让生活多了一些希望。
冷水村放三天的电影,在热热闹闹中结束了。
黄有才代冷水农开公司宣布,年终了,冷水蔬菜基地和冷水养猪场、英慧超市择日举办股东大会,在会上给大家发钱。
这事,比看电影来劲多了。
黄有才和财务们核算了各项目的利润以及偿还贷款的各项留存后,发现,都赚到钱了,而且,很多。
黄有才兴奋地和陈国英说道:“你发大财了,国英。”
陈国英知道自己能赚到钱,也有钱,但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黄有才说:“你国英顶得上十个万元户。”
黄有才的意思是说,陈国英的股红,拿到了十几万。在80年代中期,这可是一笔大钱,如果加上通胀,相当于21世纪的好几百万。
热闹的股东大会结束后,陈国英让黄有才给自己提了一万现金,把剩余的股红,存在国英创业投资基金会名下,让基金会代为托管这笔钱。
陈国英发现,自己很久都没有拿过现金。
当钱对他来说,已经只是一笔账面上的数字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回到80年代创业》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