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章网络下载(2/2)
四川省的领导。我们湔江堰市辅导站,也得到市委、政府,组宣两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独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曾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肯定和赞扬。以讲师团为建院基础的干部函授学院,获得了强有力的生命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川不止一次的说‘干函院、讲师团合则兴,分则衰’。2005年,当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迎来自己20周年的校庆时,中央宣部理论局专门发来贺信。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对于促进四川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四川发展新跨越提供巨大的智力支持,做出了富有历史意义的突出贡献。
“1991年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干函院党委书记、院长许川不幸因病逝世。许川院长将所有的个人藏书,都捐给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凝聚着许川院长心血的学院,成为所有后继者的思考。可惜的是许川的逝世,让干函院的地位在宣传部系统内日益式微,在省委系统内日趋远离政治中心。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的基层辅导站也相对萎缩,很多县级的干函院辅导站纷纷和电大、党校合并。虽然级别没变但是权势、地位、影响力无疑比以前削弱了很多。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似乎更愿意独立自主,建院之初联合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做法,在新时期逐步被抛弃。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始自终被干函院人认同并实践。和讲师团分家、和宣传部远离,给了干函院人新的思考:新时期干函院还应该如何办学?2005年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迎来了建院20年的庆典。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少雄、副省长柯尊平、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纷至沓来。20年弹指一挥间,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今后,如何发展为所有与会者心动。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王少雄,对这个许川部长的遗产格外珍惜。2005年6月20日,王少雄专程到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调研,谈及发展动情而又激动。这位曾经担任过四川省干函院成都分院院长的部长,很珍惜干函院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号,同时也在不断的思考,未来的学院发展路在何方?
“少雄部长给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指了一条路、并且搭了一座桥。如果说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建院之初,凭着许川部长的一己之力。那么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的凤凰涅槃,仰仗于少雄部长的大力扶持。2006年,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斗争和缜密的调研之后,省委决定把属于宣传部直属的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和属于四川广电厅直属的四川省广播电视学校合并,组建全国第一所文化产业学院,同时保留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的牌子和建制。因为省上只能批准办高职专科,于是先期筹办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办成四川文化产业学院。
“2006年5月28日,省委召开了隆重的合并大会。四川省委副书记陶xx、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少雄、省政协副主席李进,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人事厅,以及省级宣传文化单位负责人出席建院庆典。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由此诞生,同时挂四川宣传文化干部培训中心牌子,‘两院一中心’的组织建构初见雏形。
“2006年9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首届学生入学。实现了当年挂牌、当年招生、当年入学的重大抉择。2009年5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莅临学院,他提出了‘特色办学、实践育人、人才兴校、就业立校’16字方针。如今的这16字方针成为了办学理念,铭刻在文化产业学院的发展历史上。2011年初,属于学院领导的小号车全部改革。曾经属于省委机关200多号的小车,一瞬间被改成了1000多号,更多的车改成了普通车。
“2011年5月28日,庆祝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成立28周年、文产院组建5周年大会,在学院多动能厅召开。国歌升起的一瞬间,突然发现很多干函院的老人退休了。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在历史的进程中渐渐模糊。对于今天很多年轻人而言,已经不知道其存在。那些曾经在省委工作过的,为了干函院事业奉献了青春的老人们应该感到欣慰。那段峥嵘岁月是他们骄傲资本和辉煌回忆,对未来的期盼才是他们最后的情感。”(文庙山居)
不想错过《市委机关的秘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