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7章 乱糟糟的(1/2)
“哗啦啦——”
朝堂上,争论声此起彼伏,失去了原本的克制与冷静,仿佛一场暴风雨正在酝酿,随时可能倾泻而下。
众官员各自站队,唇枪舌剑,言辞锋利,每一字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意与试探。
朝堂氛围如同一根被绷得极紧的琴弦,稍有不慎,便会彻底失控,引发震动整个朝廷的风暴。
然而在这混乱之中,仍有几位保持沉默,冷眼旁观的中立者——张廷玉、冯紫英和十四王爷等少数几个。
他们各自心怀心思,虽置身事外,却每个人的沉默都有其深意。
张廷玉,这位三朝元老,深知朝廷派系争斗的凶险。
他不愿看到大清的朝堂因派系斗争而陷入泥潭,所以刚才才会站出来暗中提醒乾隆:此事非同小可,不可补办,但也不宜大办。
他话中的分寸拿捏得极为精准,既没有明显偏向某一方,也在提醒皇帝注意分寸,以免事态失控。
张廷玉的目光中透着老练和睿智,岁月打磨了他的锋芒,却也让他更加懂得,过度介入这样的派系争斗,只会引火烧身。
相比之下,冯紫英则更为谨慎。
这位东阁大学士,看得分明,这不过是各大派系之间的一场明争暗斗,若贸然站队,势必卷入漩涡之中。
他从争斗伊始便默不作声,眼中透着一股冷静与疏离,仿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冯紫英明白,越是风高浪急的时候,越要谨言慎行。
他沉默不语,但心中却如明镜一般清楚,这场争斗的胜负对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远不及自已的官运和仕途来得重要。
至于李卫,虽身居要职,却远在外地,根本无从插手朝中的纷争。
作为曾与雍正帝同甘共苦的功臣,李卫早已在权力斗争的洪流中摸爬滚打过。
如今他虽心怀忠诚,但面对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他即使想要出手相助,也有心无力。
距离和现实的桎梏,让他只能在这场风波中置身局外。
最令人玩味的,是十四王爷。
这个一向隐忍深沉的王爷,此刻正以冷眼旁观的姿态看待朝堂上这场角力。
他内心深处,恐怕早已盘算着如何从这场混乱中获利。
越是朝堂动荡,他的机会便越大——只要局势足够混乱,他便有机会在漩涡中找到属于自已的突破口。
于是他一言不发,只静静站在一旁,眼中偶尔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
越是喧嚣,他越是沉得住气,宛如一个耐心等待的猎手,等着朝局自乱阵脚。
和珅站在一旁,神色如常,但心里却是一阵无语。
朝堂上的这一幕幕早已让他看透了大清的困境:派系林立,争权夺利,每一个人都在算计着自已的利益,竟无一人真正为国为民着想。
看着这些各怀鬼胎的朝臣,和珅心中不禁苦笑一声——果然,江山气数将尽,大清日常药丸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个人的选择都已暗暗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朝堂上的风波未平,更多的波澜仍在酝酿之中。
站在朝堂正中央的福康安,神色依旧从容不迫。
他脸上带着一贯的镇定,语气缓慢而不失分寸,似乎是在为阿桂辩护:“皇上,事关重大,臣以为须谨慎为重。”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语调温和,但每个字却像是暗藏利刃,直指阿桂的要害。
“南方战事连连,局势复杂,若不好好处理,恐怕会引发更多的兵变。”
话虽表面上中立,却隐隐让人感到针对阿桂的暗流涌动。
福康安的话,如一把无形的刀,悄然劈开了阿桂的防线。
乾隆的目光微微闪动,显然对福康安的言辞有所触动,但他依然持谨慎态度,不愿轻易表态。
就在此时,站在一旁的张士杰再度挺身而出,仿佛不愿让福康安的话独占上风。
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声音响彻大殿,带着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皇上,南方战事正紧,若贸然调查大将军阿桂,恐怕会影响整个南方的战局。”
张士杰的言辞直击要害。他没有过多修饰,话中却道出了武将们最担忧的核心问题——若对阿桂展开调查,那就意味着必须暂时停了他的职权。
而在战事紧张之时,临阵换帅,无异于自毁长城!
南方战场没有阿桂的统帅,局势将彻底失控。这也是乾隆心中所顾虑的焦点。
果然,张士杰的话音未落,朝堂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那些站在阿桂阵营的官员们,顿时找到了反击的力量,纷纷站出来附和张士杰,场面一时间沸腾起来。
“皇上明鉴,不可因小人诽谤而轻信,还是应当以南方大局为重啊!”
几位重臣齐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种集体的坚定与焦虑。
“张士杰是奸臣,诬陷忠良,必定与南方叛军勾结,应当斩首示众!”
反对的声音同样洪亮且充满愤怒,几名主战派官员站出来,毫不留情地指责张士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大贪官和珅,我黄袍加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