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一十一章(去兵部大营)(1/3)
离开葫芦村后,李摘星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血腥的江面,心道也不是鬼娃目今如何了,上一次来弥勒城时剑仙姜之绝告诉李摘星,他离开之后滇江附近的哀牢山将由鬼娃坐镇成为庇佑一方的山神,如今百姓都为了避开战乱,纷纷离开此地,也不是鬼娃是否沿着滇江离开了哀牢山。
“哎,走吧!”上官堂叹息一声,道。
李摘星点点头:“走吧……”
按照原本的计划,上官堂和李摘星二人察看过滇江后,决定回弥勒城内,既而二人朝着弥勒城走去,回到弥勒城,弥勒城早已经不复当初的模样,守卫也深严了许多。
来到西城们下时,二人发现城门禁闭着,城郭上和城楼上都有站岗和巡逻的将士。看到城下有两人到来,城楼上的将士皆将目光向下望去,其中一位将士喊道:“来者何人?”
一声高喝从城楼上传至四周,回声在两侧山间回荡。
二人相互对视一眼后,上官堂道:“天极殿供奉,快快开门!”
城楼将士盯着下方二人问道:“可有通牒?”
上官堂将手中玉牌取下,楼门顿时就“咯吱吱”打开了,楼门打开,从城楼内立刻跑出来数十位士兵,同时一个官阶略高的将士骑着马朝着李摘星、上官堂二人走去。
见将士走过来,上官堂、李摘星二人同时看向将士,只见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壮汉,壮汉也看向二人,立刻纵身下马,来到二人身前拱起手问道:“两位是天极殿供奉?”
上官堂将手中玉牌拿出给将士看了看,道:“不错,我二人皆是天极殿内门弟子,前来弥勒城助战!”
闻言壮汉脸上露出笑容,道:“原来是天极殿的供奉,由于江对岸就是七戎的大军,整个弥勒城全部都处于戒备状态,属下方才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上官堂点点头,拱手笑道:“将军客气了,军中那还有那么多的人情规矩!”
壮汉闻言咧咧嘴一笑,既而转过身朝着弥勒城看去,同时伸出手道:“既然如此,我们先进城说吧!”
上官道看了看李摘星,又将目光看向壮汉,点点头道:“也好!”
三人朝着弥勒城城内走去,三人进入了门洞后,城门外的数十位士兵都纷纷退到了城门内,“咯吱吱”将城门关闭。
进入城门后,壮汉告别李摘星,道:“属下还要巡逻,就送两位供奉到这里了,若是两位供奉有什么帮助,可以去西街衙门里看看,衙门里有当地的官员,可以为二位供奉和城主搭上话。”
二人闻言道:“谢将军。”
壮汉带领着方才开门的士兵将城门封的严实合缝后,又重新登上了城郭。而李摘星和上官堂二人则是朝着西街的衙门走去。
到了衙门后,二人只见衙门大门口摆放着一口红色大鼓,一口鼔是供申冤人敲打的,有些贫民百姓,写不起状纸告状,衙门就专门设立了一面大鼓,让有冤屈的人鸣冤击鼓,用这样的方法告状,所以叫“鸣冤击鼓”。
弥勒城的衙门坐北朝南,门口除了一口红色擂鼓之外,还有一对石狮子,除此之外再无一物,二人看了也颇为好奇,心想衙门里竟然没人?不过一想到目今兵临城下,想来当地衙门里的人大多数也都可能帮助驻扎的兵马干些运送粮草之类的活去了。
二人来到门口,抬头上下左右打量,既而进入了衙门的前堂,衙门大堂门口两侧分别立着三根柱子,柱上嵌木联一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前堂房檐柱子上方有木制构件上全部有花鸟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走出前堂就是衙门的院子,院子内摆放有四个大水缸,水缸周围还有一些用品,想来都是因为近日公务繁忙,而且百姓都出城逃难去了,也懒得收拾了。
二人沿着院子中央的路前行,来到了衙门的大堂,大堂中间悬挂“内乡县正堂”金字大匾,匾额下为知县审案暖阁,阁正面立一海水朝屏风,上挂“明镜高悬”金字匾额。
三尺法桌放在暖阁内木制的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宝和令箭筒,桌后放一把太师椅,其左为令箭架,右有黑折扇,暖阁前左右铺两块青石,左为原告席,右为被告席。
大堂两侧有议事厅,大堂后侧有平房两间,为衙皂房。
过衙皂房即至重光门,门上悬挂“天理国法人情”金字匾额。回廊式的走廊,围绕两侧配房,过重光门,两侧有重檐双回廊配房,正面为琴房,面阔五间。
堂后院落两侧有配房,前后檐下皆有回廊,正面为迎宾厅,出迎宾厅又一进院落,正面为三堂,左右为回廊配房。
三堂两侧有东西花厅院,为眷属宅院,三堂后为后花园,衙内院落开阔幽静,气氛肃穆。
看到这些李摘星心道这弥勒城的衙门他也是第一次,和天庸城的衙门差不多,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深邃森严,变幻无穷。
不过让李摘星好奇的是竟然在这么大的衙门中竟然不见得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上人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