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九章潮听阁文,武之争(3/3)
原来是今日的说书先生讲述起前些日于淮南道,一位宗师境的文脉大儒与宗师境武道高手的一方龙争虎斗。
江湖事本没什么稀奇的,偏偏武道高手的略败一筹让堂中的江湖客大感不满。书生何以敌武?打心眼里看不起文脉的武脉一辈自然是要出言挖苦的。
这在其他地方没事,但在天下文士独占七成的齐鲁大地来说,可是大大触动到了那些儒子的底线。临淄作为三大圣学地容纳求学学子们的前沿站,自然不缺儒生。潮听阁花费不多,自然也会有对江湖事向往的儒生进来听个新鲜。
一方不服出言挖苦,另一方听不下正义执言。两方就以文脉,武脉谁更强起了争执。
开始只是几人争议,后来牵扯到的人越来越多。二楼文脉大儒后辈和武道世家传人也加了进来。双方以文,武对弈,各执一言,各不相让。最后也不知从哪传出不利于世族财阀的话语,把看戏的两方子弟也拉入争执。造就了苏玉三人入阁时看到的一幕。
其实真正懂此道的人都知道,宗师之下,武盛一筹;宗师之上,文盛一筹。武修外体,后练意;文修内俗,后成境。武之巅凭手中器加不灭武意可劈山断江,就连无边阔海亦可以搅动。文之修以浩瀚内力化武,搅动风云,圣人言下,大道随行。
当然,像武王爷,大帅陈谕等久经沙场或镇压一方的人来说,他们不修境,不修意,修为势,大势之下,万法破。此道修炼不易,所以天下修势之人不多,仅寥寥数人,所以文武两脉常将他们忽略,不入其中。
文武两脉的积怨很深,文脉初期修为低下,肉体孱弱多被武脉压着打;武脉初期主修筋骨肉身,血气方刚,自然看不上手捧圣贤书的读书人。到了后期,文脉境成,贴身打或许不如武脉,若要让他们寻找到破绽,抓住机会凝聚浩荡大境,武脉自然逃不出落败的局面。
平日里,两方人虽然谁也看不上谁,但也稍有克制,明面上还算融洽。反观今日之事,如同一丝火星掉在干枯已久的柴草堆上,瞬间爆燃。
知晓了前因后果的苏玉叫侍女上壶上等龙井,要了盘瓜子花生,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欣赏大戏。
堂中的争执渐渐露出些混乱的苗头。双方谁也不服谁,越争越成动手之势。有那怒火冲天的江湖客说不过面前的儒生,大为恼火,抓来桌椅砸过去。
吃了亏的儒子们随即反抗,什么扇子,茶杯,茶壶如雨点般砸向面前武夫。
场面一度失控,就连二楼上也呈现出大打出手的局面。数十股强大的内力涌动,下方大堂随即响应,整座潮听阁变成一个火药桶。
潮听阁规矩,客人未动手,三层阁徒不准出手,否则视为大罪,轻责赶出阁,重责取命。七品境的管事没了办法,只好亲自上二楼逐一拜访,以求止戈平息。
一个血气沸腾,长相俊朗的武脉公子哥望向对面的儒生,喊问道:“今日之事,双方以文武争议,不如就此停手如何?也算给此地阁主一个面子。”
儒生不屑笑道:“此事起于汝辈匹莽,怎到阁下口中反倒成了吾等不对!”
“柯瀚政,别给脸不要脸!”
“卫烽,恐是你欺人太甚!”
名为卫烽的公子哥和名为柯瀚政的儒生一言不合,又呈开打之势。
额头冒出冷汗的管事生怕这里真闹出动静,不好交代。站在卫烽身旁的他见卫烽仍在咄咄逼人,咬牙上前威胁道:“卫公子,潮听阁规矩您知晓。倘若今日大堂场面失控,闹出大动静!明日小的飞鸽传书一封,阁主亲下江南道恐您脸上挂不住!”
潮听阁主沈听潮怎么说也是天榜上数一数二的高手,排行十六,一手潮汐剑法斩敌无数。要是让这样一个绝世高手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去家中逼问,那他卫烽纵为嫡子嫡系,也难逃族中长辈的教训。
不管自己的威胁有用没用,做好最坏准备的管事走出雅阁。
脸色顿时黑下来的卫烽狠狠瞪了管事的背影两眼,转过身走回雅座抓起一个装饰用的瓷花瓶重重砸下大堂。
“全都给本少住嘴!”
瓷花瓶砸成粉碎,四处飞溅碎片。
混乱的堂中所有人听见怒斥,瞬间冷静下来,不约而同地抬头看向卫烽所在二楼雅座。
士族财阀的弟子本不想惹事,只不过听不惯下面的话而已,见有人出头,也闭嘴静了下来。
见自己的举动有效果的卫烽扫过对面的儒生们,俯视大堂所有人正准备开口,躲在角落看热闹的苏玉走出,抬头看着他质问道:“花瓶,你砸的?!”
卫烽看有人敢质疑自己,目光立马投过去,不咸不淡的答道:“是我砸的,如何?”
苏玉与他四目相对,瞬间擦出火花。
不想错过《江湖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