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1/2)
大家之后再没多言,只流露出阵阵说不出的欢快之色。醉翁河下的险恶暗墓,竟然就这样气数殆尽。我们走以后,它就会永远的消失在河下了吧。
于是我们迅速的通过八角石门,期待着让那阳光重新的沐浴在身上。可是骨感的现实再一次发生了,这里不是暗墓的出口。
我如果没有看错的话,这还是一座墓子,不过通透感很好,可惜依旧是封闭的。稀奇的是,这里有无数的萤火虫在乱飞,个头大极了,全身的光亮照耀着四壁,显得这里非常古典。
崔教授又扶了扶眼镜架子,感叹了一句:“我们该不会出不去了吧,竟然还是没有找到出口,这暗墓里想不到如此之大。”
贤知阿伯摇摇头说:“非也非也,教授啊,你难道没有发现我们从矮门朝这儿走的时候,身边的震感弱了不小吗?”
是啊,阿伯这么一讲还真的是这样,虽然暗墓在不停的加强震感,可是一路走来,我们好像真的感觉越来越弱了。尤其是现在,几乎没有什么摇晃的现象了,难道大家真的走出来了?可是这里分明还是墓中,不应该啊。
只见继宗抬起头来,定定的来了一句:“贤知真人说的不错,我们已经顺着石板路出来了,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其实是一座石塔!”
奥,继宗一说起石塔,我就一下子明白了许多。石塔就是那竹简上一开始的线索啊,‘石塔庇苦难,河间基业传’,我们原来真的找到了这神秘的石塔。
贤知阿伯接过话头说道:“我们顺着那石板路向上走,其实就是一步步离开了醉翁河下。因为石塔很高,不可能也建在河底。如果我所料不错,我们现在是在醉翁河边的石山里面。
这石陵的构造还真是奇妙不可言啊,一直从河下面的世界悄悄延伸到了山里。可惜那河下面的暗墓,现在可能已经被水给彻底淹没了。
这时我们把注意力又转回到了这里,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这里真的就是石塔无疑了。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是一座很奇怪的石塔。
先来说塔里,第一就是在这千年之久的晚唐古墓,竟然还存活着大量的萤火虫,这到底是什么现象?第二就是这石墓的摆设,看起来虽然很古典,但是每一处的石器都造型古怪,根本不是我印象里的晚唐工艺。
最后还有一点,既然这是石塔,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是在塔基座的位置了。但是,要如何才能爬到塔的上面呢?这石室的顶部倒是有一处缺口通向上方,但是没有楼梯。
正当我又发出一系列的疑问后,崔教授又说话了:“据我历年来对历史的考察研究,一般如果佛家有什么宝物圣物,都会藏在塔的下面。现在大家就在这塔的基座部分,是不是可以试着找找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对呀,我们此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查出这里的千年之谜,我们怎么把正事儿给忘啦。既然教授说的有道理,那么我们就开始行动起来。
不过很不幸,大家花了很长时间,翻遍了石室里的每个角落,都没有找出来一丝的线索。莫老二一脸的不解,也许他都不知道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吧。而继宗则倚在一旁,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了,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拿出来那轴竹简,看看还有什么指示呢?毕竟那竹简真的是相当的神奇,能几乎预测到我们在暗墓里的一切。想到这里,我打开背包拿出了竹简。
摊开竹简,我便给大家读出来上面剩下没有说过的那七句话。只见后面的七句写着:行至清平境,两极颠覆行。塔尖缓步上,挂壁有长茎。屠戮星雨箭,入骨三寸冰。五毒再放纵,翠玉方可清。三生流离处,往来圣气熏。石顶掌中物,可启满天星。河山无限好,奈何无知音。
清平境?这里既然如继宗所说,是一座塔的话,那么就可以所作是清平之境了啊。而这个解释起来也很简单,佛家子弟向来推崇清平为乐嘛。
再来就是‘两极颠覆行’,这里面指的两极,莫非是道家阴阳两极?可是这石塔既然算是佛家文化的产物,又何道家有什么联系呢?
贤知阿伯毕竟是修道之人,他撮一下胡子,朗声说道:“依我看,这个两极所指和道家没有任何的关系,它的意思,应该是暗示着石塔的上下两极吧。”
贤知阿伯说的是啊,两极颠覆行,是不是就是指石塔的上下两极是相反过来建造的。所以可以得出,石塔可能是倒着建造出来的!
太不可思议了,我都不敢相信这个猜想。我平生别说是见到,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还有佛塔会倒着建造的啊。而我现在,就和大家站在石塔的塔尖位置,天哪。
崔教授也仿佛惊奇不已,想必他老人家从事历史考古工作数十年,也没有见过这天下奇景吧。这一趟来我们真是都长了不少见识。
这时继宗盯着墓子里纷飞的萤火虫,说道:“既然竹简上是这么说的,那就错不了了。况且我们在这里也没有找到什么东西,看来塔的基座真的是在上面啊。那就让咱们想办法去上面的基座看看吧。”
就这样大家再一次达成了共识,我们五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石陵鬼踪》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