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7章(1/2)
楼安把李子晒好,看江岷还在院中读书,问他:“不是说帮着小岸整理书册?”两人方才没避着人,楼安在井边听见了两人的对话。
江岷叹气:“昨日傍晚江木堂哥来过你可知晓?”
“没听你说呀。”楼安昨日没吃晚饭进屋早。
“哎,”江岷放下书册,“他说他想读书,从前小时候蒙学我们是一块儿上的,他就不是那读书的料,后来大些才转而做了跑商。”
“上回听三叔说大伯一家去让江照教人读书,后来分了家倒不曾在听谁提起过,这是又把念头打到了你头上?”
“他说娘答应过。”江岷很是苦恼,“娘昨日在厨房,江木大约是经过,问了一嘴就离开了。”
“我记得娘的原话大约是若是岷儿好着还能教他一二,”楼安说,“就是不知昨日娘和大伯娘在厨房有没有说起。”
“只能回来问问了,”江岷重又端起书,“我去书房了,在外面老想同你说说话。”
楼安笑话他,“自己心不静怪的到谁?”
“确实怪我,”江岷佯作苦恼,“水灵灵的小哥儿在面前只能看不能吃,可愁人。”
楼安白他一眼,捡起鱼篓,“我去田里捞鱼,你赶紧多读圣贤书净化净化脑子吧。”
江岷心间细抿着红着耳廓的小哥儿的羞恼模样,低笑出声,这哪里是读书就能不惦记的。
不过来日方长,昨日顾忌着楼安身体,两人虽说没做到最后一步,但该有的流程都经历过了,也不知到时候让小安学着书上的动作情话该是何等的美好,他眼神暗了暗,暗自摇头,“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
竟是背起了清心咒!
七月的稻花鱼是收获的时候,全部捞完就可以割水稻了。
现在还是七月初,县衙里还未来收,许多人家都不会先私卖,就怕到时候数对不上,明年官府就不收了。
每年官府会定下收稻花鱼的数量,每家各收一些运送至京都上供朝廷,所以对数量以及质量要求极为高,村里不守信,还有下个村子等着做买卖,这几年的官民合作都是村长极力争取来的,村人心存感激,并不会自砸招牌。
楼安并不打算多捞,弄几尾回去做藿香鲤鱼即可。
今年雨水光照充足,家家户户的水田长势都极为好看,田间有人守着水田鲤鱼,朝阳照射在农人黝黑的笑脸上,如同夏日明媚的画,耀眼地令人目眩。
“江老二家儿媳妇,”一婶子笑着打招呼,“听说江岷恢复了?”
“是呢,婶子,”楼安笑着应声,“刚恢复不久,大夫说不能染了风寒,就没怎么出门。”
“你家江岷从小学习好,是村里顶好的聪明孩子,还读书不?”
“读的,只是现在不能多用脑,只能先看看以前的功课。”
“那就好,那就好,”另一位婶子笑得真心实意,“等他考上大官儿,咱村也跟着沾光呢!”
村中人都朴实,楼安笑着与他们攀谈了几句,说些家中常事,在婶子们的热情下,收了几条鱼就回了家。
家中院门开着,江岷已经回了书房,朗朗书声传出小院,称着院中树荫洒阳的星点让楼安有种岁月静好的踏实感。
他轻笑一声,舀了水到后院,熟练去鳞剖膛,几条两指长的小鱼就杀好了。
鱼改花刀去尾,加盐葱姜水烧酒腌制,最后裹上玉米淀粉放锅中炸至两面金黄捞出备用。另起锅烧水,加入生姜花椒猪油和一点烧酒去腥,大火煮开后,放入炸好的鲤鱼煮五分钟后再闷几分钟后盛出装盘,上面撒上剁好的藿香,烧好的芡汁儿淋上,好吃又好看的藿香鲤鱼就做成了。
他只做了一条小鱼,锅中的汁水菜油都留着,若是好吃,中午就可煮来给大家尝尝新菜式了。
他锁上厨房,端着鱼到了小院儿,在书房门口张望一眼,屋中静悄悄的,江岷正在凝神写字。
本打算过会儿再来找他,没想带起身的时候衣角被门缝夹到,带动门吱呀一声,江岷应声抬头,“怎么了?”
楼安站好朝他招手,“做了好吃的,要不要尝尝?”
“这么早?”江岷说着放下手中的笔,“小安做的好吃的我怎么可能不尝尝?”
“怕你们吃不惯味道,就想着先做一份你试试,可以接受中午再做。”
楼安把筷子递给他,“试试?”
“闻着好香,”江岷伸筷,“怎么还有股藿香味儿?”
“吃得惯吗?”楼安撑着手肘看他。
江岷喂他一口,眼中笑意明显,“小安,你是不是不知道,城中有个大叔专做藿香鸡蛋饼?”
“在我卖卤肉的地儿?”楼安诧异,“没发现呢?”
“小财迷成日想着挣银钱,哪还顾得上找好吃的。”江岷替他擦拭掉嘴角的残渍。
“都是为谁!”楼安拍开他的手,挑起一块嫩肉放进江岷碗中,“多吃菜少说话。”
“知道都是为了给我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家有傻夫种田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