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章 《天幕投影之《祭侄文稿》》(1/2)
李泽像往常一样,慵懒地窝在沙发上刷着短视频。他完全不知道,他所看过的这些短视频正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投影到古代的天幕之上,供历朝历代的人观摩。
今天,他的手指滑动屏幕,突然刷到了一个解读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的视频。视频里的解说员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光看这张纸,就能感受到写字人极深重的痛苦。这期视频,我邀请到了国家队级别的老师协助解说天下第二行书。”
画面切换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那纸上的字迹仿佛带着千百年的风霜与悲戚。“颜真卿记之文稿,我们徐徐而行且读且讲。为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甲戌。乾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肃宗李亨的年号,这是安史之乱,安禄山等人举兵起反的第三年。当时安禄山已死,第十三叔,即清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的从父,也就是叔叔的意思,但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称谓,更像是晚辈称呼长辈的。颜真卿认为,‘第十三叔’这个称呼相比自称‘从父’来说更为亲近一点。所以这里有个涂改。”
随着解说,古代的画面仿佛在李泽眼前展开。他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颜真卿的印象只是一个写楷书的文官,可事实上,“由于大家小时候都临摹颜真卿的楷书,所以说印象里颜真卿一直是一个文官,但是我们从这里的官职可以了解到,地方刺史是拥有军事力量的。颜真卿早已预料到安禄山的叛唐之心,他以下雨不断为托辞,暗自修墙挖壕,招兵买马,表面上和一众文士泛舟湖上赋诗饮酒,估计禄山国反,和硕进县,都备。颜真卿所在的平原城守备俱全。”
安禄山攻下洛阳后,那残忍的场景让人不忍直视。“安禄山显然提着三位重臣的头颅招降其他大唐将领。颜真卿一看,内心大痛,但他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于是腰斩了来使,说自己不认识这三个人,首级都是假的。过几日,他又取回三颗头颅,为其管事用草做了假的身体埋葬。上面这两个故事,可以为大家重构颜真卿的文官形象了。”
视频继续解读着文稿中的文字:“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文稿所记的这位王季明(应为颜季明),颜真卿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如他如宗庙中盛放五谷的祭器一般,可担大任,是生于门庭的芝兰玉树。
而关于文稿中的人物关系和背后的故事也逐渐清晰。“河朔逆贼安禄山,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于时受命,于此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我们注意到,这段开始有几处涂改。“尔父”指的是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颜杲卿镇守常山,故而又称颜常山。在“尔父仁兄”前涂改,是对为父为兄者的尊重。“于时受命,于此平原”前也有一处涂改,应当是避皇子名讳。颜杲卿受皇命,在常山郡起兵抵抗安禄山,其功绩在于设计杀了安禄山部将李钦凑,从而拿下土门关。土门既开,兄威大蹙,大挫敌人的威风。
但后面的故事却急转直下,充满了悲剧色彩。“当颜杲卿派自己的长子颜泉明带着李钦凑的首级和战报向长安而去时,我们再来梳理一下人物关系。颜杲卿是颜真卿的兄长。颜季明是颜杲卿的小儿子,颜泉明的弟弟。当长子颜泉明经过太原的时候,太原尹王承业,此人扣下了颜泉明,把奏章上的功臣替换成了自己,霸占了颜杲卿的功劳,酿成大祸。”
“贼臣拥众不救。贼臣不救孤城,贼臣庸碌,贼臣不救孤臣,孤臣命薄。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颜杲卿拿下土门关后,敌军势要报复,于是大军围困常山郡(真定)。这时候他们去向太原王承业求援。但是我们前面说了,王承业已然抢功,他是恨不得你们死无对证,所以就有了这里的贼臣不救孤城。威逼严峻,杲卿犹豫了很久,是否要把幼子献上去?后来还是考虑到四字一句的骈文格式,保持原有的工整以及不断递进的韵律。城内苦战,井水枯竭,粮食将尽。颜杲卿一众上下尽被俘。史思明残忍,将刀架在颜季明的脖子上威胁颜杲卿说,投降我则活,不降则死。杲卿不降,于是他们当着颜杲卿的面,砍掉了他儿子的头。而颜杲卿死得更加惨烈,安禄山把他绑在桥柱上,肢解并生食其肉。杲卿骂声不绝,于是就被钩断了舌头。安禄山问,你这样还能再骂吗?杲卿含糊而绝,年65,颜家30多口人一并被残忍杀害。这就是文稿中说的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颜真卿对侄儿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颜季明之前提到的官位赞善大夫,前面有个赠字,说明是死后追封的。虐儿酷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侄。而你遭遇这样的残害,我纵使有100条命,也无法赎回你的身体。吾承天泽,一木河关。吾承天泽,天之前又有一处换行,也是要敬天的缘故。一木河关,这样写有失地之嫌。因此,颜之前又将之改成为一木河关,表示仍然镇守在关口,在如此痛苦的境况下,仍要小心措辞,以免被诬告或误解,实在是步履维艰而掣肘掣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跨越时空的短视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