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山中岁月 平淡生活(1/2)
夕阳的余晖宛如一层薄薄的金纱,轻柔地洒落在山间蜿蜒的小路上,将易峰和武秋生的身影拉得颀长而朦胧。他们并肩而行,脚下的碎石子和干枯的树枝在踩踏之下,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嘎吱”“嘎吱”声,仿佛在为这宁静的黄昏演奏着一曲独特的乐章。
易峰眉头微微蹙起,打破了这份静谧的美好,他的声音带着急切与期待,在山谷中悠悠回荡:“武大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座山叫什么山?”
武秋生目不斜视,依旧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走着,随口应道:“鼓山。”
这简单的两个字,却如同重锤一般砸在了易峰的心头。他的脚步猛地一顿,整个人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动弹不得。他那原本平静的目光瞬间变得炽热而惊愕,迅速投向远处那层峦叠嶂的山峦,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与惊诧,此刻他的内心犹如被狂风掀起的惊涛骇浪,久久无法平静。
武秋生敏锐地察觉到易峰的异样,也跟着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脸上满是关切,轻声问道:“后生,怎么了?”
“没什么。”易峰仓促地应答完,迅速调整了自已的情绪,再次抬起脚向前走去,但嘴里却依旧忍不住追问道:“武大伯,这山为什么叫鼓山啊?”
武秋生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山的历史一同吸入肺腑,而后再次迈开步伐,缓缓说道:“这鼓山啊,传说在古代每逢战乱,人们就会在山上击鼓报警。那鼓声啊,能传得老远老远,让周围的百姓都能及时得知危险的来临。所以,这山就被称为鼓山啦。听上辈说,这山在很久之前还有一个称呼,叫什么‘石鼓山’,但岁月悠悠,太过久远,具体的缘由已无法细细考究。”
易峰在刚才听到“鼓山”两个字时,心中便已有了答案,他确定这就是石鼓山。这些天和武秋生在山中狩猎时,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溪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而且,在他原先生活的现代社会,他探寻“西王宝藏”的那座山就叫鼓山。
易峰的思绪如纷飞的柳絮,飘向远方,他又继续问道:“那这鼓山离蜀地的省会蓉城有多远呢?”
武秋生抬头望向天空,那片被夕阳染得火红的苍穹让他微微眯起了眼睛,思索了片刻后,回答道:“大概有两百里地吧,从这里到蓉城,路途可不近,还需要一些时间呢。”
说完,武秋生转过头,目光紧紧地盯着易峰,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关切,又追问了一句:“后生,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易峰用力地摇着头,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回答道:“没有,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在随后的日子里,易峰和武秋生一家在这深山之中,过着平静却又充实的生活。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如同金色的手指,刚刚穿透树林那茂密的缝隙,轻柔地洒在小院里时,易峰已经跟着武秋生踏上了上山打猎的路途。山间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如轻纱般缭绕在山林之间。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在为他们送行,又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天欢呼。
易峰手持弓箭,目光如鹰隼般敏锐,迅速地搜索着四周的动静。他的脚步轻盈而稳健,尽管体内的真气无法调动,但多年练武所积累的经验和身体的本能反应,让他依然能够精准地判断猎物的位置。每一次拉弓射箭,都带着一种果断与自信。
有时,他会在小院里帮助武香蓉劈柴。那沉重的斧头在他有力的手中上下挥动,每一下都充满了力量。汗水如断线的珠子般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滴在干燥的柴木上,瞬间消失不见,只留下一点点湿润的痕迹。武香蓉则在一旁仔细地整理着劈好的柴堆,偶尔抬头看向易峰,眼中满是敬佩和感激。
当需要挑水的时候,易峰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来到清澈见底的溪边。他熟练地将水桶装满清凉的溪水,然后用那坚实宽阔的肩膀挑起沉甸甸的担子,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回小院。一路上,他会欣赏着路边盛开的野花,聆听着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感受着大自然所赋予的宁静与美好。
然而,尽管日子看似平静如水,易峰的内心却始终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无法真正平静下来。
每当夜晚来临,月亮高悬在深邃的天空,洒下银白如霜的光芒。易峰常常独自一人来到小院的角落,他轻轻席地而坐,缓缓闭上眼睛,试图探寻体内那股仿佛沉睡的真气。他能够清晰地感知到丹田的存在,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气门,可每当他试图凝聚气团时,就仿佛有一道无形且坚不可摧的屏障横亘在那里,无论他怎样拼尽全力,都无法冲破这道阻碍。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易峰的心情愈发焦急,甚至渐渐陷入了沮丧的深渊。他在心中暗自思忖:为什么我体内没有一丝真气?这真气就像被无情地封印了一样,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无法让它运转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想我曾经可是达到了虚境初期的武学修为,难道就这样沦为一个普通人?
武秋生看出了易峰内心的烦恼,以为他还在为无法恢复记忆而忧愁。一天,他与易峰一起在院中摆弄捕兽夹时,语重心长地说道:“后生啊,这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西王宝藏之智斗寻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