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明小船主 > 第5章 拉拢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拉拢(1/2)

目录
好书推荐:

裕王见介绍完毕,放下茶杯,问道:“听说你在海上自称船主,如汪直一般?”

徐仲平答道:“船主只是个名号,我并不屑于和倭寇勾结,只不过在海上做些生意。”

裕王满意的点点头,“听胡宗宪说,台州之战你出力不少,朝廷应该给你封赏。”

想不到胡宗宪竟然把台州之战的功劳上报给了裕王,这是让徐仲平没想到的。

也许这也是他表达诚意的一种方法。

“本宫一定会向父皇如实禀报,这点你可以放心。”

徐仲平拱手感谢裕王,“多谢裕王提拔,只是我对做官没有兴趣,只想回我的岛上做生意。”

徐仲平这句话想试探裕王对此的态度。

果然,张居正和高拱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裕王没有恼怒,开口道:“本宫还没见过对做官没兴趣的人呢,可我大明实行海禁,没有朝廷的首肯,你如何把生意做大呢?”

暗示已经很明显了,裕王想拉拢他分一杯海上贸易的红利。

高拱接着裕王的话头,说道:“听说你制成了精盐,可是私盐只能贩卖给蛮夷之国,哪有我大明需求广大,如果你同意,我们可以给你朝廷的官营许可。”

好一个算盘,如此不但要分一杯羹给裕王,而且还成为了裕王的走狗,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受制于他们。

不过,对高拱他们来说,他们一定认为自己的条件很优渥。

徐仲平拥有系统的加持,不需要和大明朝廷合作,也能找到活路。

直接拒绝裕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他笑道:“此事重大,还得从长计议,有裕王支持当然是最好。”

接着,他话锋一转,“不过,大明的积病在于开海,这样才能使沿海之民乐于生计,尽收东海海利。”

见到徐仲平与自己观点相同,张居正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说道:“想不到你还有此等见识。”

徐仲平正襟危坐,严肃地说道:“大明虽然物产丰富,百姓不缺什么,但是闭关锁国必定会引来外国觊觎,且海外贸易能带来巨大利益,充实国库,何乐不为?”

裕王反复嘟囔着“闭关锁国”四个字。

这是经济学原理的内容,徐仲平不知道从小养尊处优的裕王明不明白。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双赢的,唯有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

根据经济学原理的前提,所有人都是理智的,所有人都会做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那么假设a国家有1000木材,500钢铁,完全能覆盖国内需求,甚至还有盈余。

b国家有500木材,200钢铁,国内木材和钢铁都短缺。

那按照常理来推理,两国之间的贸易对b国家利益更大,对a国家来说可有可无,何必给别人做嫁衣。

但实际上贸易使两国都得利,只不过a国家贸易的利益会小些,b国家贸易的利益会大些。

可比a国家完全自我内部循环利益要大的多。

这就是个反常识的事实,欧洲国家正因为研究了经济学的理念,才能在十八十九世纪迅速崛起。

甚至牛顿的一招金本位制就能使大清的白银帝国崩溃。

当然,对于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大明官员来说,这个理念太超前了,他们认为天下的银子总量都是固定的,不在民间就在官府。

因此,极力反对改革经济,因为他们觉得百姓受利了,他们就肯定会亏损,这是一个零和博弈。

其实,他们的想法完全是错的,完全忽略了金银的时间价值、流转价值。

当消费和供给加快流转时,金银的利用效率会变大,从而增大价值。

也就是说健康的经济体制,能让官员士绅和百姓全部得利。

张居正赞赏的点点头,“其实,裕王也有此意,只是现在官员反对较多,不好推行。”

徐仲平直接指出弊病,“因为海利都进了他们的腰包,如果开海了,海利就从他们的腰包进入了陛下的腰包,这些官员自然不愿意了。”

裕王三人瞪大了眼睛,看着徐仲平,想不到他这么直接的说了出来。

所有人在心底里都知道这个答案,但是无人敢说,这是和天下作对的事情。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海贼”有这般见识,似乎比京城的官员还多几分了解。

“所以你有什么建议?”裕王小心翼翼地提问,幸亏他有先见之明,把交谈地点设置在内堂书房,否则隔墙有耳,传到外面,对他十分不利。

“改革!”徐仲平和张居正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让两人都吓了一跳,徐仲平和张居正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小兄弟果然见识不凡。”张居正夸赞道。

“那你觉得应该从哪里开始改革?”张居正似乎想考考他,提问道。

徐仲平并不胆怯,直接说道:“税制,现天下税收复杂,百姓不堪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小船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