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2(1/2)
顾人,只是从前没对她上过心。
“杨旭瑄同志,不用如此麻烦。”
第16章
杨旭瑄最后放下一串腊肉,和一筐鸡蛋。
“那你休息吧,我先走了。有事再叫我。”
夏安青无语。
本来空荡荡的屋子,被他这t?样一搬运,倒像是重新安了一个家。
算了,债多不愁。
大不了她走前再留一点钱给杨母。这些东西就当是租用的吧。
上辈子结婚后,夏安青手里的钱大都是杨旭瑄给的。
重生回来后,她先是用自己原先攒下的工资购置了一些必需品。
考上大学去北京后,又领了一份国家给的津贴。
但这还不够她独立自主生活,所以有空余时间,她开始给报社投稿。
一年下来,稿费也攒了快两百块。
和那些大作家大文豪的稿费肯定不能比,但这个时候一个普通人的工资也只有几十元。
这份额外的收入,加上大学生津贴一起,夏安青的生活也绝不拮据。
她知道很多历史发展轨迹,利用一下乘着改革的春风,当个富翁完全没问题。
不过她志不在此。
就算是投稿,也是拿从前自己的没有发表的旧稿,而不是抄袭别人。
黄桂芬看见她每个月领那么多稿费十分羡慕,又有些不解。
“你就算不读科研学院,去当个作家也一定大有作为!”
“干嘛这么辛苦搞科研?”
夏安青摇头。
“比起赚钱,我更想投身科研事业,为祖国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钱嘛,够用就可以了。”
黄桂芬夸她思想觉悟高,不愧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好同志。
“不像有些人,嘴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夏安青在心里感慨,这个时候绝大部分人还是非常质朴的。
人民有信仰,大家目之所至皆为华夏。
是真正的:“一颗红心头上戴,革命红旗两边挂。”
而往后的几十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翻天覆地变化。
人心和风气也渐渐变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
但也许这就是历史车轮碾压下的必经之路。
这世间唯有人心和太阳,不可直视。
聪明是天赋,而善良才是选择。
她也不是真的如何伟大,如何无私。
她只是经历了上辈子蹉跎的一生,深刻反省了人活着的意义。
或者说,一个女人活着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夏安青最后这样回答张桂芬。
张桂芬觉得她的话很有深度,拿出笔记本将这句话抄写下来。
和她抄录的《致橡树》放到了一起。
“嘟嘟嘟——”
水开的声音打断了夏安青的思绪,她起身去灌水。
忙忙碌碌两小时,终于在屋里歇下。
第二天,夏安青起来,准备帮忙一起包饺子。
虽说她应了是来陪着过小年,但还真没打算只一个人过来张嘴等吃。
杨母年纪也大了,往年都是她张罗着过年的事。
只不过她一出门,就撞见了扫雪的杨旭瑄。
“昨天下了雪,我怕你滑到,所以扫一扫。”
男人虽然穿着厚实的军大衣,手上也戴着羊绒手套。
但鼻尖、脸颊冻得红红的。
顺着他扫过的路线看,其实他是将整条路门前的积雪都扫了。
也不知道多早起来的……
“吃早餐了吗?我妈准备下面,要不一起吃点?”
第17章
夏安青没吃,但也没打算让杨母动手做早餐。
她没回答杨旭瑄,自顾自的走到进了杨家小院。
俗话说,好女怕郎缠。
这样的杨旭瑄,如果是上辈子的夏安青,肯定招架不住。
都不用他做这么多,也许在他之前去北京找她的时候就沦陷了。
但如今的夏安青却不吃杨旭瑄这一套了。
上辈子在他这里讨了一世的“嫌”,无论如何,这辈子不想再和他有牵扯了。
不管他是爱白月光还是黑月光,爱爱谁,都与她无关。
她有自己的事要做。
“安青来了?”
杨母听到声音,走出厨房来看。
夏安青挽起袖子说来帮忙,杨母拒绝。
“面马上就好了,你和旭瑄坐着等吃就行了。”
夏安青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这么多年了,她好像第一次被杨家当做客人对待。
上辈子的杨母虽然与她相伴相依多年,却一直是多多少少对她有怨言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没给杨家生个一儿半女。
杨母致死都觉得,是她耽误了杨家的香火延续。
现在的这种待遇,夏安青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既然杨母坚持,夏安青也没强行下厨。
面端上来侯,杨旭瑄还体贴的给她加了一个荷包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杨旭瑄夏安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