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0章 索面大卖(第三更)(1/2)
好书推荐:
张大娘家的喜事持续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陈明序家的索面招牌也完全打出去了。 只要是吃过索面的都记住了他家。 同时,他家卖面的规矩也传了出去。 只要买五十斤索面就算八毛,价格和市面上的索面价格一样,品质还好的多,这谁都知道要怎么选啊! 陈大嫂听了也羡慕不已。 原本她还因为卖了一些索面高兴不已。 但知道小叔子只是在家里就有人找上门,还已经卖了快五百斤索面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酸酸的。 五百斤索面就算全按八毛算这就是四百块了,如果减去每斤面粉两毛的成本还有人工费这些,也能赚个三百来块钱,这都比得上她大半年摆摊赚的了。 除此之外,她意外的发现,一家卖米面的店里面,竟然也在卖一块钱一斤的高品质索面。 这索面她看着分明就是小叔子的索面啊! 所以,这家米店老板竟然偷摸着也去小叔子那里买了五十斤索面在自家店里卖,也要赚那两块钱的差价。 现在,小叔子做的索面越来越多,根本就不愁拿不到货,这种情况下似乎真的谁都能赚这个差价了。 这个方面让陈大嫂的心情低落下去,她这种菜摊上卖的索面,怎么可能卖的过人家米面店卖的索面? 回去之后,陈大嫂就和自家男人说了。 陈明序也才从大哥嘴里得到消息,对此一点都不意外,本身他走的就是批发路子,店里来拿货还是好事。 这已经可以算他的一个稳定客源了,如果多来几个,他就不愁自己的索面卖不出去了。 “大哥,这事儿也没办法制止的。”他委婉道。 总不能卖面前,还要让对方先说明买面的用途吧? 生意肯定不是这么做的。 陈明德也知道这个道理,有些尴尬道:“刚好你大嫂看到了,就让我提醒你一句,你这该卖还是要卖。” “嗯,不过过段时间,这十里八乡肯定不好卖了。”陈明序想了想又道。 毕竟在知道他这里价格低质量好后,有喜事的人家肯定都会直接来他这里买,这才是卖索面的大头。 然后米面店可能也能承包大部分客源。 陈明德心事重重的点头,感觉一条财路断了。 如果想要再继续卖面,就只能去隔壁镇上去卖了。 “如果真要卖面,可以去山那边的平阳县城看看,那边的习俗和我们这儿差不多,但做索面的人家就要少很多了,索面也更能卖的上价。” 对于去平阳县卖索面,他前世也经常听人提起过,那边的索面价格甚至能卖到一块二,只是山路不好走。 特别是现在的山路没有经过修整,想要背着索面翻过大山去对面确实非常难,如此的话就只能绕过连绵的大山,这一去一回可能就要几天时间。 陈明德听了后还是摇了摇头,现在他下午要来揉面,这是固定的三块钱工钱,他卖面时间就只有半天。 “大哥,你真想赚钱,早上就编箩筐吧。” “你们编好箩筐之后,就直接卖给我,我按八块钱一对收,就算一天只能做一个箩筐,也值四块了。” 这段时间他已经看过了,那些家里有喜事的确实都会准备箩筐,但只是普通箩筐,算不上喜箩筐。 他只要把这些普通箩筐收过来,再给箩筐上漆画上图案,再写上喜字或者寿字等,就是一个喜箩筐了。 外面的普通箩筐一对能卖到七八块钱,但他只要处理一下加工成喜箩筐,一对卖到十来块应该没问题。 这样算算价格,他一对都能赚到四五块左右的样子,连带着索面一起卖,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进项。 当然,他也要算上卖不出去的风险,这堆积在那里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所以他才八块一对收。 相比起还要出去摆摊,几天都不一定卖出一对来说,只要卖给他就有钱赚,大部分人肯定都乐意。 “老三,你愿意教我们边箩筐?”陈明德有些激动。 “我们亲兄弟,我肯定乐意教你们啊,而且十里八乡会的人也不少,又不是什么吃饭的手艺。”他道。 当然,他说的轻松是因为要做喜箩筐的生意,对于其他家里来说,这确实是吃饭的手艺,轻易不外传的。 “那行,我就跟你学一下做箩筐,到时候都八块一对卖给你。”陈明德激动道。 有了做箩筐的钱补贴,就能补上挑索面出去卖的钱了,她媳妇那边还可以照样卖索面,一天也能赚不少。 “那先等哪天天气不好的时候我教你和二哥编箩筐,现在主要还是做索面为主。” 现在是下午,陈明德有事就提早过来了,陈明志没多久也来了,陈明序就和他说了刚刚的对话。 陈明志自然也高兴的应下,随后又有些犹豫道:“这样你不会亏吧?” “应该不会,只要喜箩筐能连带着索面一起卖出去,我就还有的赚。” “我们也先试试水,如果我这里吃不消会和你们说的,到时候你们再挑去集市上卖,也不算白学手艺。” 陈明志这才点了头,“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回1982乡村小作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