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加工喜箩筐(第三更)(1/2)
好书推荐:
傍晚,并没有晚霞出现。
看来明天肯定是雨天,没法做索面了。 陈明序呼出口气,就算休息休息也挺好的。 晚上终于能睡个整觉,不用半夜三点起来拉面了。 虽然不用做索面,但他们做完箩筐也已经到晚饭时间了,陈明序就又留了两个哥哥在这里喝酒。 这次不用做索面,他也能放开喝了。 陈明德和陈明志被他劝着也留下了,陈父加上三兄弟就开始喝起酒。 直到喝到十点多的时候才一个个醉醺醺的散场,这一顿他们几个全都喝爽了。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陈明序头都还是痛的。 他看向窗外,果然见到了淅淅沥沥的雨水,只是天很暗,没办法判断出是几点。 “起了?” 丁秀秀听到动静进来,手里还端着热水。 “现在几点了?” “十点多了。” “哦,昨晚确实喝的有点多了。” 陈明序喝了热水后,又躺下闭目养神。 今天没有什么活,这天看着也不可能放晴,他今天可以躺平一整天,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干。 但他只是躺了一会儿,大哥和二哥就来了。 昨天打的竹篾还都在这里,他们今天依旧打算过来学打箩筐。 陈明序也只能起了床,继续教大哥二哥。 丁秀秀和陈母,甚至是陈父都在旁边认真学着。 编箩筐一天也能赚几块钱,对陈父和陈母这种种地的中年人或者是待在家里带孩子的妇女,确实很友好。 中午的时候,天已经没下雨了,只是依旧阴着。 陈明序看了看天空,感觉明天不是阴天就是下雨。 没多久,两个嫂子也带着孩子过来了,加入到打箩筐的学习。 “三叔,三叔,你说好给我编竹编的。” 各家闲在家里的几个孩子也跟了过来,陈知喜刚进门就大声嚷嚷起来,他可记得上次三叔说的话。 “你这孩子,没看到三叔正忙着吗?”陈大嫂训道。 “啊?怎么又要忙啊。”陈知喜又焉了。 “知喜哥,猴子,爸爸给你编了猴子。” 就在此时,暖宝忽然高兴的喊着,招呼哥哥快来。 陈知喜精神一震,连忙跑向暖宝。 暖宝就进屋给拿了一只竹编猴子出来。 “好像,真的是猴子!”陈知喜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还有林林姐和林妹姐,这是爸爸给你们做的小猫。”暖宝又拿出两只竹编小猫送给好姐妹。 “哎,我们也有啊。” “谢谢暖暖,谢谢三叔。” 二哥家的两姑娘满脸惊喜的接过竹编小猫。 “三弟,又给你填麻烦了。”陈明德有些不好意思。 他知道三弟忙,还要抽出时间给孩子做竹编。 “没事,随手做的小玩意。”陈明序笑着摆摆手。 没什么比孩子的笑脸更能让他感觉高兴了。 “我们去屋里玩吧,爹他们又要编箩筐了。”陈欣欣现在是孩子里面最大的,领着几个孩子进屋里过家家。 孩子们兴奋地跑进屋里,找到了一个角落作为他们的家,又用几块破布和旧箱子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厨房,用小树枝和石头当作锅碗瓢盆。 屋内就传出了一阵阵欢笑声。 虽然他们的游戏很简单,但是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快乐和满足感却是如此纯粹和真实。 屋外编箩筐的几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来,手中的动作都变得轻快了不少,双手舞动间,竹篾不断交织着。 陈明序指点着几人编着箩筐,等他们都上手后就站起身,他打算把这些普通的箩筐做成喜庆的喜箩筐。 他进屋后,走向屋角的一张小桌子,那里摆放着他为制作喜箩筐准备的红漆和红绳。 红漆是传统的中国红色,色泽鲜艳,散发着淡淡的油漆味,这种漆在镇上的杂货店可以买到,价格不算贵,但也不便宜。 一罐普通大小的红漆大概要两块钱,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但为了制作出喜庆的喜箩筐,这点投入是值得的。 红绳则是另一种装饰喜箩筐的材料,绳子质地结实,颜色鲜红,可以增添喜庆的氛围。 红绳的价格相对红漆来说要便宜一些,普通红绳一捆花了五毛钱。 但陈明序为了确保喜箩筐的质量和美观,选择了质量上乘的红绳,这样的一捆红绳要八毛。 陈明序拿起红漆罐,用小刷子轻轻蘸取了一些,然后在一个小木片上试了试颜色,才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他找出之前用剩下的一支毛笔,笔尖轻蘸红漆,手腕轻轻一抖,开始在箩筐的四个面上写上喜字。 没多久,一个饱满圆润的喜字便跃然筐上。 他本身的书法极好,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刻的艺术品,笔画流畅而不失力量,结构严谨而又不失灵动。 红色的喜字在箩筐上显得格外醒目,带着一种喜庆的气息,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那份即将到来的喜悦。 陈明序全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回1982乡村小作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