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平北往事 质子之议(1/2)
如果不是其身故,那么南国皇位就不是现在的皇帝了,其父亲虽然死后被封为平北王。
但其母亲因思念成积,在南宫晴小时候就去世了。
留下南宫晴和弟弟8岁的南宫雨两人孤苦伶仃的在王府被管家带大。
其父亲的英勇事迹深深烙印在南宫晴的心中,她立志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守护这片她深爱的土地。
然而,命运弄人。平静没两年的北国突然发动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铁蹄踏破了南国的宁静。
南国虽然文治昌盛,但在北国强大的武力面前,终究还是落败了。
云州大地,南国与北国的边界线上,硝烟刚刚散去,但战争的阴霾仍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南国虽然拼尽全力守住了边境,但国力已损,百姓疲惫不堪。
北国大军压境,胜券在握,却并未急于攻城掠地,因为知道此时粮食最为重要。
如果南国拼死一战,战争最终也会停止,因此先乘机提出了和谈的条件。
除了粮食和钱财方面的赔偿,还需要将已故的平北王的后人,送去做质子,借此达到对南国的士气打压。
南国都城,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紧张。
今日,这里聚集了南国最顶尖的权贵与智囊。
他们为了一个关乎国家命运与荣誉的重大议题而聚集——质子之议。
而这场议论的焦点,正是女主南宫晴和其弟弟南宫雨。
南宫晴,其父曾是南国的平北王,一生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战役中不幸牺牲,留下了一双儿女。
如今,南国面临强敌压境,为了换取短暂的和平与喘息之机。
北国要求将平北王的后人送往敌国作为质子,以彰显南国的诚意与决心。
丞相李明,一位年逾六旬、德高望重的老者,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对于质子之议,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一方面,他深知国家的困境与无奈;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忘记南宫晴父亲。
已故平北王的英勇与牺牲,更不愿看到这位无辜的女子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因此,在朝堂之上,丞相毅然站了出来,为南宫晴发声,反对将她送往敌国。
“陛下,质子之事非同小可,关乎国家颜面与尊严。平北王一生为国尽忠,其女若被送往敌国为质,岂不寒了天下将士之心?臣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丞相的声音虽已略显苍老,却字字铿锵有力,直击人心。
丞相的话音刚落,大皇子南宫阳便紧随其后,表示支持丞相的观点。
“父皇,丞相所言极是。平北王乃我南国栋梁之才,虽然逝去,但其女若遭此厄运,必将引起朝野震动,人心不稳。儿臣以为,应以国家大局为重,另寻他法以解燃眉之急。”
大皇子南宫阳言辞恳切,目光坚定,显然对质子之议持有强烈的反对意见。
然而,朝堂之上并非只有正义之声。
镇北将军,一位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的武将,他早已对苏将军的旧部虎视眈眈,欲借此机会一举清除异己。
因此,在质子之议上,他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同情与理解,反而趁机煽风点火,企图将南宫晴推向深渊。
将军风青阳,一位野心勃勃的中年将领,他深知这是自己扩张势力的大好时机。
也不甘示弱:
“丞相此言,莫非是在怀念那已故的平北王?他虽勇猛无双,但终究不能击败北国,也不能替陛下保住现在的南国疆土。
如今我危在旦夕,丞相却还念念不忘旧情,岂不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
然而,朝堂之中并非只有反对之声。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丞相的脸色铁青,颤抖着手指向那将军:
“你……你怎可如此无礼!平北王一生忠心耿耿,为国捐躯,岂是你这等小人所能诋毁?”
而大皇子南宫阳,性情刚烈,很是敬佩了伯父——已故平北王的英勇与果敢。
他同样对镇北将军所说感到愤怒与不满。
他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我认为丞相所言极是!我南国儿女,宁死不屈!质子之事,断不可行!”
将军风青阳瞥了一眼丞相和大皇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站了出来,表面上似乎在为南国考虑,实则暗藏玄机:
“陛下,和谈乃当前大计,质子之事虽辱,但送出一名质子,既能保我南国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又能为日后反击争取时间。此乃两全其美之策!”
“况且,平北王虽逝,但平北王其旧部势力难保还会有与北国开战的打算,若借此机会稍作整顿,调离北国边境,由臣的部下去守边关,对于南国来说,亦不失为一桩好事。”
面对丞相与大皇子的反对以及镇北将军的咄咄逼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宫晴,从质子到武林盟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