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春节(1)(2/3)
就是这个村里的活字典,村情事物、各家各事、户口账目都一清二楚,生老病死、娶妻嫁女、落户迁出诸般事宜也一概知晓。
如果说村支部书记是一根针的话,那么村会计就是这个针鼻子,他俩如果不在家,或者说村会计不在家,村里啥事也办不了。会计一般情况和书记配合是最为默契的,只有这样,村里的各项工作才能落实到位。如果村会计闹别扭,不配合,安排下去的工作事情就会拖拖拉拉、敷衍塞责、浮皮了事,有的还会拉倒车、使绊子、造成包村工作被动尴尬的局面,让包村干部下不来台。所以,每一名包村干部都深谙里面的道理,在处理所包靠村各项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处理好与村支部书记以及其他村干部的关系。
有时候遇上急难险重的硬性工作,看到村干部辛苦了,受累了,受委屈了就主动地自掏腰包请他们喝上壶,借着晕头转向的酒劲把工作给办妥了。
各村除了做好“七站八所”及其他镇直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外,还和工商、税务、银行、信用社、电信、联通、卫生院、油田单位等等部门有业务关系。真是“上面千条线,下头一根针”,村支部书记既要认真负责,也要八面玲珑,该实的时候实,该虚的时候虚,还要面对千家门、万家户,各种各样的老百姓,处理协调杂七乱八的村务事和纠缠不休的家庭生活琐事。好在他们练就了一副铁嘴铜牙,修成了一副金刚不败之身,左右逢源,上下贯通,太极八卦,基本上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笑迎八方客,全凭嘴一张。镇上的干部们经常说:只要村支部书记这个活干好了,镇上再重要、再难办的工作也都不怕了。
云龙、光林他们几个小毛孩子正是在和村干部的摸爬滚打中不断地成长进步,总结经验,积累阅历,慢慢的成为一个能面对复杂环境,处理复杂问题,协调各种关系,有担当,有作为的真正意义上的乡镇干部。也正是镇村两级有这么一批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敢打能拼、无私奉献的一线干部,才能保证我们的基层政权稳如泰山,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我们的人民群众情有所属、心有所依、愿能实现、事能办成。
镇政府年底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访贫问苦、走访群众。这个时候,每一位领导干部和包村干部带着慰问品、慰问金深入到各村走访慰问烈军荣属、困难群众,老党员,老干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手里。
云龙、玉梅和刘洪斌镇长一起,在周玉森书记的陪同下,到王庄村走访慰问。当他们来到烈属周奶奶家的时候,一见面,老人就笑容满面地拉着他们的手、热情的让大家坐下,安排孩子赶紧沏茶倒水,心情非常激动,不住的说着感谢党,感谢政府的肺腑之言。周奶奶的丈夫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老人家带着一儿一女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即使再困难,也没有给政府和村委会要钱要物添麻烦,用她那柔弱的双肩、倔强的性格硬是扛起了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担。云龙和玉梅看着老人家那饱受沧桑的面容,幸福知足的表情,心情十分的激动,围坐在老人的身边嘘寒问暖,和老人啦着知心话,感觉就像是自己亲奶奶一样,那么的亲切自然,一种敬佩仰慕的思绪萦绕在心中。
和周奶奶道别以后,他们又来到了王爷爷家,王爷爷是一名伤残军人,在战斗中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烙下了残疾,不能干重活,但是老人家闲不住,一有空就忙里忙外,力所能及的干些轻来轻去的农活和家务活。据说老人家本来应该是三级伤残,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王爷爷主动到民政部门献了两级,把自己的伤残等级改成了五级,以少领国家抚恤金和政府生活补助费的形式来诠释一个老革命战士、老党员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奉献精神。
听着周书记讲述着这些老一代革命前辈的动人故事,云龙和玉梅激动的流下了眼泪,是啊,正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革命英雄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以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情怀,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与富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
在回来的路上,云龙回想着王爷爷、周奶奶家里简单的陈设,感受着他们对生活的满足和幸福,体味着老一辈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云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扎根基层,努力工作,服务百姓,让他们生活的越来越好。
腊月二十早上一上班,云龙他们就收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惊喜:发工资了,九点到财政所领取7到12月份的工资和半年的奖金。云龙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在办公室里不停地来回走动,尽量掩饰自己激动的心情,但是不管怎么努力,那种喜悦之情始终溢于言表,不能自拔。
九点未到,八个年轻人就齐刷刷地出现在财政所的办公室里,大家高兴的合不拢嘴,有在外间的,有在里屋的,玉梅、顾晓、光林、新平围着财务出纳许如萍大姐,着急地瞅着盯着,许大姐不紧不慢看着表格里的名字和工资数,点着钱,笑呵呵地说:“高兴吗?看把你们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往事悠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