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创办(3)(2/4)
想到机关干部领办创办实体经济,全明心里也非常的明白,这只不过是一种号召和引导带动,真正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是能营造一种亲商营商的环境氛围,激发和带动人人发展经济,重视经济的意识,让大家自觉地去想办法动脑子,全力以赴的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吸引外来投资商人参与到牛集镇的经济建设中来,激励带动本地的老百姓融入的经济建设的改革大潮中,走出传统的、单一的、僵化的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人参与,个个争先,家家户户力争都要过上好日子。
同时也锻炼和激发一下机关干部的士气,振奋振奋精气神,借此改变以往那种循规蹈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松散懈怠的懒惰情绪,给年轻人一个锻炼发展的机会,进而发展培养一批敢闯敢干的年轻人,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进步中搞好传承接力,当好接班人。
但是从报名的情况来看,李全明非常的失望:全镇一百多名机关干部报名写申请的只有赵云龙和张光林两个人。年龄大的报不报名无所谓,年轻人要有这种敢为人先的气势和魄力,看着这两份激动人心的铮铮誓言,全明感觉确实很欣慰,虽然两个年轻人写的看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满腔热情和雄心壮志的确让人感动和兴奋,再回想到那么多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机关干部无动于衷的表现,李全明简直就要气疯了:自己满怀豪情的演讲和启动换来了这么冷冰冰的结果,如果没有云龙和光林的这两份申请,简直剃了光头,让他这个指挥官怎么下达命令去干事创业啊。
李全明本想重新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在会上大发雷霆,但转念一想,如果那样会影响士气,不能那样做,要不动声色,他和荣国、湘江一合计,直接选派,先安排下去再说。安排光林挂职手套厂副厂长,本想着让云龙也去企业,后来一商量还是决定派李卫东去建筑公司挂职,全明把学民叫到办公室单独嘱咐了一番,让云龙去领办创办实体。通过这个事情,李全明对全镇的机关干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云龙和光林产生了好感。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或许由于经济条件和家庭教育等原因客观上有差别,但后天自身的努力往往更会改变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也更眷顾那些敢想敢干努力拼搏的人,云龙和光林在这次的改革浪潮中激流冲浪,人气上就占据了三分,对于今后的发展或许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心中有目标,聚精会神干事业的人显得就特别的忙忙碌碌,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云龙借钱买了一辆轻骑摩托车,每天没早没晚的跑着、忙着自己的育苗基地,真是风风火火,不得半点的清闲。光林也是晚来早走,白天很难见到人。有时候孩子哭着叫着找爸爸,因为早晨出发的时候孩子还没有醒、回来晚了孩子已经睡着了,这个时候,只能在稚嫩的小脸上轻轻地亲一下,也只有这个时候,一种幸福的感觉会悄悄涌上心头,一天的疲惫也悄然离去。
工作四年多了,两个人第一次感觉活的这么充实,工作的这么有激情、有奔头,而且还心甘情愿、任劳任怨、干劲十足。是啊,只有在强烈的事业驱动下、人的创造力、积极性、热情活力才被激发出来,在奋斗的征程上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
时间过得真快,在云龙的辛勤努力下,育苗基地的所有基础性工作都已到位,土地整理完成,配套的水管、引水渠、蓄水池都已建好,四周用水泥立柱和铁丝网圈了一个围墙,冬季引进了一批小树苗,也已栽种完成,只等春季大规模的育苗。一切都井井有条、自然顺畅。
投入的资金已经二万多了,估计明年开春还要再投入两万多。为了支持鼓励创办实体,镇政府原来育苗基地的树苗都无偿给了云龙,明年春天可以销售一部分,云龙也都联系好了买主,这样就能回收一部分资金用于扩大育苗面积,育苗基地的规模也相应加大了。
育苗基地有三间低矮的管护房,云龙重新装修了一番,留了一间当办公室,雇佣了王庄村的一位60来岁的大伯在这里住着,负责日常的看护和基地零打碎敲的零活,冬天没有什么事情,主要任务就是看护着树苗,防止农民的羊群啃了树苗。
光林年底正是最忙碌的时候,因为一年下来,手套厂的业务联系单位都要疏通走访,有的还要签订一些明年的合同,光林负责跑业务,这些事情自然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手套厂厂长候有贵,五十来岁,中等身材,胖胖的,长得肥头大耳,天天笑容满面,给人一种亲切友善的感觉。候有贵家是广南县的,在这里当厂长已经好多年了,这个人头脑灵活,非常的机灵圆滑,和油田的一些单位处理的关系非常的默契,因此业务开展的有声有色,效益特别的好。老侯也是镇上领导眼中的红人,没事的时候约着领导喝上杯,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镇政府的领导出面协调银行给带一部分款。时间长了,老侯成了牛集镇比较有影响的人物。
下面有两个副厂长:一个叫郭德友,负责抓生产;一个叫隋文海,负责抓销售。另外设着财务室、生产科、销售科、后勤供应科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往事悠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