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北魏-太和轶事 > 第20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以十分温和的语气,终于图穷匕见:

“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茍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前南安王拓跋桢,自拓跋宏以孝道饶其一命后,便投桃报李,对至尊颇多支持。

后因在宗族大会上当众支持至尊兴丧制改革,此番特被解除终身禁锢的原旨,允他随驾出征。

拓跋桢见此机不可失,连忙一步跨出,跪于泥泞中,“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茍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注9)

此话一出,众臣皆惊。

只因大雨滂沱,掩盖众人波诡云谲的复杂心思。

直至此刻,众人才感慨,南伐只是一个用于外示的局,至尊意在谋迁。

两两相持之时,人的心就会趋向于二选其一,而非选与不选。

拓跋宏再次施展自太后处所学,将决定交给他们自己。

这一路南来的艰辛溢于言表,如今,被置于烤火之上的成了他们自己。

愿迁都否?不愿。

却又同时因焦虑南伐,不敢多言。

如此,迁都大计遂定。

韶华和阿吉交换下眼神,两人都笑了起来。

那被特派前来传达当日情形的侯官见娘子满意,心下也舒了口气,转而去找中官双三念回禀。(注10)

韶华如今好多了,亏得阿岳救治及时:以蛋清并牛乳催吐,所幸食入不多,此法才有效。

此后几日,阿吉不敢擅专。便偷偷请常夫人上山坐镇,吃食一并由冯夙亲自料理。

冯修见冯夙每日忙甚,过来问候,方知事情始末。

他沉吟片刻,这才道:“你将那茶叶余出来一些给我,我去查查看是什么毒。”

两人虽职位相似,爵位等同,可冯修毕竟是公主子。门路更广,且同陛下关系较己更近。

冯夙想了想,觉得妥当,便告常夫人,匀了一份茶叶给他。

拓跋宏甫一至洛阳,便遣双三念携玺书上方山劳问。

韶华人尚未至,拓跋宏的宝印和过所已到。诏书上称:册为左昭仪也。(注11)

倒与当年老姑母在同一个位置上了。(注12)

阿吉觉得可惜,“才左昭仪,其上还有皇后呢。”

左昭仪位虽仅次于皇后,至尊亦固然情深义重。

阿吉也并非有所不满,只是可惜时间不对。

这个皇后的位置本应是韶华的才对,如今虽贵为左昭仪,到底矮人一等。

韶华面上浮现出澹澹笑意,似不以为意。

心中却说:终于到了这一天。

江湖固然逍遥,庙堂的恢宏炫丽却格外有魅力。

自古权势动人心。

她因地位混沌,经历也算辛苦,却从未想过差点死于至亲之手。

就算当年,太后姑母也没要她的命。

如今有了诏书印信,也算过了明路,好歹再不能被暗害了。

若是现在就死去,那才真是冤。

壮志未酬身先死,哪儿还能有比这更遗憾的事。

绕开姑母的束缚,创造一番伟大的基业,本也是她的心愿。

是她和拓跋宏在冯王寺的三世佛前许下的共同心愿。

此去由平城至洛阳,韶华飞奔寻夫去矣。

邺城和鸣

已定都洛阳的拖把宏此刻正立于北芒之巅。

晋都洛阳自永嘉之乱以后,久遭战火焚劫,巍峨宫阙早已化为瓦砾。

颇有感慨,因而咏一首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注1)

虽屡屡来此,此刻心境却大不同。

万里关山第一步,总是艰难。

逐鹿之愿,何时休矣?

大概直到他南下,打进健康城的那一天,才可休矣。

决议定都后,他派安定王,任城王先回平城传达迁都召令。

拓跋宏视这位同岁的阿叔为汲黯,所以将这一艰巨的任务托付于他。

拿出决议那日朝堂上卜出的革卦来对他说:“当日论《革》,而今真所谓革也。”

又秘令拓跋澄诏留台的拓跋羽兼太尉,先将迁都一事告于庙社。

此乃重中之重。

告于庙,意味着代京“百司”认可迁都之举。(注2)

同时又遣镇南将军于烈同回平城将留台庶政,一以相委

他的安排甚为周详,观之绝非一日之功。

李冲有所察觉,又有些隐忧,试探的说:“陛下不会不回去了罢。”

元宏笑他迂。

他如何能不回?

若不回,那些旧派会乖乖听话么?此刻却只说:“要巡察四方,先去邺城,但不会就此不回北方了。”

李冲这才安心。

十月初一,拓跋宏前往金墉城旧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北魏-太和轶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