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集《》(观照篇)(5/7)
一个缘起,这一百块会有什么结果?三种结果:第一个,你是怎么想的?你的安住力。
我布施一百块,可以尝到安乐的果报,恭喜你,你走到了人天乘,因为你是这样想,你以住在业果来布施了。
我布施一百块,为了调伏我对金钱的执着,这是解脱道,这一百块对你的意义是解脱道。
我布施一百块,是因为我自性本来清净,我是依止清净心而生起广大的菩提愿力,真空妙有,这是菩提道。
所以,你这个安住很关键!如果你的本质是砂,不管怎么去煮它,最后的结果就是变砂而已,它不可能变成米。所以灭尘合觉,才有所谓的真如妙觉明性。一个人没有真实安住,他不可能去脱离生死因缘的业力。
丙三、结示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我们的愿力,从一种成佛的愿力也好,往生的愿力也好, 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事修,一个是理观。事修叫做“净罪集资”;理观叫“破妄显真”。
我们把这两个念一遍。
一、依事修净罪集资: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二、依理观破妄显真:
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
我们菩萨发愿,当然他的所观境简单地说只有两个:一个是众生相,一个是佛道的相。这个断烦恼,修法门只是个过程,你真正的目标是两种:你一定是缘佛道而追求,缘众生的相而悲悯。
但是关键在哪里呢?这两个档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的心是住相的,住在众生相,住在佛道的相来修行,那你叫做“净罪集资”——人天乘;如果你是离相的,你安住在真如本性的角度,众生也好,佛道也好,其实都是你一念心性的显现而已,你是借这个相来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你这个叫做“破妄显真”。
这两个效果完全不一样。一个走上了菩提的跑道,一个走上了人天乘的跑道。因为第一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没有安住,只有调伏跟引导;第二句话有安住,就差在这里,它已经法法消归心性了。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讲到大乘菩提道的时候,其实告诉大家一个思考:就是安住,把心带回家!你要试着内观真如, 安住真如,站在本来清净的角度去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去对治爱取的烦恼,这样子你的速度也比较快成就。
第二个,你养成这个习惯,临终的时候,你无始劫来的感觉去刺激你,业力去刺激你,你不容易为它所动。因为真如会保护你,你容易过关。否则,你今天没有安住在真如,你这辈子就很辛苦了,你就一直在忙这忙那,东去西去,结果是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
你如果今天只有事修,没有理观真如,你的付出会比别人多,效果不见得好。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无始劫的烦恼跟业力,你用短短的几十年,去跟你无量劫的生命拚搏,后果你自己会知道。所以,你必须要找到最好的安住法门,你必须要找到自己的一个保护的家!
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安住在“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的地方去,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那个地方业力找不到你,烦恼也找不到你。但是你可以主动出击,你可以对治它,它不能干扰你,真如就是有这个好处。
你今天能够达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你在那边住下来,外面的人进不来,但是你可以出去,你无住可以生心,但是它没办法进到你的真如来干扰你。烦恼跟业力,它只能够在有相的因缘活动,它离开了相状,它就没有传递能量的这个桥梁。
好,我们把这个安住的问题谈完。我们总结就是说,第三个主题的菩提道,是要跟前面结合的。菩提道它只告诉你一个观念——“安住真如,离相清净”。离两种相状:第一个,破除名言所安立的相状;第二个,远离依他起的相状,找到你的真如本性,然后住下来,这就是你的家。
住在一种无住的角度,你再回过头来修前面的忏悔业障,调伏爱取,你的效果更殊胜,日劫相倍。《楞严经》说的修一天,好过别人修一劫。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忏悔业障,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去调伏烦恼;临终的时候,站在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去了生死,你很容易走过生死的风暴,很容易走过去。
好,那么今天的主题有没有问题?这个地方如果你有一些问题,可以去看《楞严经》,它完全在讲这个概念,就找到你心中的家。其实我们从对治的角度,我们能够对治的,只是表层粗重的这一块, 很有限,因为你的时间太少,所以安住是比较重要。
就是你没办法对治的这一块,怎么办?谁来保护你?我们该做的尽量去做。所以理观,理不要碍事修,事修也不要碍理观,该做的都去做。但是最后真正保护你的,剩下那些剩余的势力,你必须要安住真如,因为阿赖耶识没办法干扰到真如。所有的业力,所有的烦恼,都是你要去攀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禅观与净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