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集《》(往生篇)(4/6)
不喜欢吃药,对不对?咱们不吃药,咱们吃巧克力!我就把药放在巧克力里面,是吧?小孩子喜欢吃巧克力,恒顺众生嘛。那么你这个巧克力七吃八吃,就把药给吃下去了,就这么回事。也就是说,伟大的阿弥陀佛知道,凡夫六根喜欢攀缘快乐,因为生死凡夫带业往生,还有凡夫的习气,所以佛陀似乎并没有马上阻止这件事情,反倒是恒顺众生,他把世间的五尘弄得很庄严快乐,然后再把圣道的功德放进去,让我们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首先知道一件事情,极乐世界的快乐是没有过失的,绝对没有过失,这是第一个。
丁二、衣食自然(衣服随念愿38 )
我们再看第二个,衣食自然。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我们先做说明。前面我们讲到极乐世界快乐的相貌,我们这一段讲讲这个快乐成就的过程,就是你这个快乐是怎么成就的。前面是讲结果,这地方是讲因地,这个快乐是怎么成就的。
我们看看。就是“设我得佛”,你看这个快乐,佛陀一旦讲快乐,那就是针对凡夫,要么就是天,要么就是人,这两种人对快乐要求特别高。所以佛陀就说,这个凡夫的天或凡夫的人,他要有日常的受用,比方说衣服,这个衣服是怎么来的呢?“随念即至。”你心中心想就事成,这个随顺诸佛所称赞的如法庄严的衣服就自然在身。所以这个过程不要去裁缝(裁缝就是决定布料的大小)、染治(就是决定布料的颜色)、浣濯(就是还得要清洗)。它没有这么多复杂的过程,它的重点在于“随念即至,自然在身”。
我们前面讲到极乐世界的快乐是没过失的,那现在我们要探讨一下这个快乐是怎么来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因缘吧。我们读这段经文,请大家注意,“自然在身”这四个字很关键,这个地方有很多的消息,告诉我们很多的事情在里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娑婆世界的快乐是怎么来的。娑婆世界的快乐有两种因素:第一个,你要有福报。你没有福报,你说,欸,我很努力!努力的人多了去了,是吧?成功的在少数啊。这福报是关键。第二个,你要有追求的过程。因为僧多粥少,机会只有一个,想要这个福报的人很多,那怎么样?就必须要去求。我讲实在话,娑婆世界的快乐,你在家里面待着福报就自然在身的,很少,每一个人都要求。求,就有问题了。古德说:“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当快乐要去追求,就是说,机会只有一个,而有福报的人有五个,那这个地方就有得失的概念了,“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很多问题就出来了。
举一个例子。印光大师最喜欢举这个例子,叫作文昌帝君。首先我们来看看文昌帝君的过去,他的来历是怎么样。他不是一般人,按照印祖文钞里面的说法,他做了十七世的士大夫,就是读书人。广读圣贤之书,久修圣贤之道。那不是一般人,那叫一个谦谦君子。这十七世做了很多善事。到了第十八世,因为那个时候,秦朝末年,世界大乱,饥荒饿死很多人,他突然间动了一个救国救民的心情。好!他以他十七世的福报,再加上他有一种救国救民的心情,心力跟业力的和合,结果就投胎做汉高祖的爱妃(叫戚夫人)的儿子。
戚夫人生了赵王如意这个儿子,一出来,人家帮他算命,说他有帝王之相。其实在《史记》传记里面,汉高祖特别喜欢这个儿子,并不是很喜欢那个太子,就是吕后生的汉惠帝那个太子。他老是觉得这个人“子不类父”,就是说这个人跟我个性差太多了,因为汉惠帝个性比较懦弱。赵王如意的个性反而比较像汉高祖,所以汉高祖私底下跟大臣聊天的时候,就想要把汉惠帝给废了,要立赵王如意做太子。
当然,吕后也不是一般人,你看看汉高祖的传记就知道。其实,汉高祖在楚汉相争的时候,他几次差一点被项羽给杀死,都是吕后用计谋把他救出来。我们凭良心讲,没有吕后,汉高祖早就死掉了,吕后这个人太聪明了,所以吕后是有战功的。当初跟他打天下的这些人,如张良、萧何、陈平,跟吕后都有一种革命情感,他们怎么能够允许呢?所以联名上奏,跟皇帝上书,废长立幼会祸起萧墙。你把这个嫡长子给废了,立赵王如意,这算什么?这以后会产生战乱的!汉高祖没办法了,那只好作罢。
作罢以后,当然这件事就没了了。吕后就不高兴了,她想,一定是戚夫人在皇帝面前不晓得说了什么事,因此怀恨在心。当然,汉高祖也很知道吕后这个人胸量这么小,就在他死之前赶快把赵王如意赶回封地:你赶快回到你的封地去,我的生命不久了。在汉高祖死掉以后,吕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把戚夫人抓过来,用很残酷的刑罚把她给杀死——把她两个眼睛挖出来,两个耳朵砍掉,然后丢到粪坑里边,把她淹死。这还没了,怕赵王如意报仇,就用计谋把他从赵国引回宫廷,用毒药把他毒死。
当然,赵王如意不是一般人,诸位!他是修了十七世福报的人。你伤害一个有福报的人,那还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禅观与净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