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 > 第145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5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真的要让普通老百姓知晓。

第77章

【本来始皇帝嬴政就对匈奴怀有戒心,“亡秦者胡也”这句话算是撞上枪口上了。

在嬴政看来,如果不立即将正在逐步壮大的匈奴剿灭,那有朝一日大秦必将亡于胡人之手。

于是便有了前面我们说的嬴政委派了能征善战的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精兵对匈奴发起了凶猛的打击,并且一举收复了河南地区和榆中地区。

第二年又收复了高阙,直抵阴山及河套地区,这一场大战匈奴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后来,他们实在打不过蒙恬率领的大秦军队,只能狼狈地逃往大漠的北方。】

百姓们闻言,豁然喧哗起来……

“打得好,将他们赶回去。”

“大秦岂是那些蛮夷所能劫掠之地,打回去,打回去!”

小孩子们也跟着起哄,稚嫩的声音回荡着~“打得好,打得好”。

嬴政也微微露出了一丝笑意,蒙将军实乃朕的左臂右膀,甚善甚善!

李斯俯身深深叩头,向嬴政请罪道:“陛下,是臣目光短浅,差点害了大秦,臣……”

嬴政当然知道自自家丞相为大秦那是鞠躬尽瘁,此时他伸出手想要去扶起李斯。

【是的,这一战表面上看是大获全胜,然而,大秦得到的只是人家匈奴可要可不要的地盘。】

嬴政伸出去的手僵在半空:……

李斯顿了顿,立刻顺着台阶下,自然而然地起身后,向嬴政拱了拱手。

嬴政若无其事的手回神,两人互有默契地看向天幕,恍然无事发生一样。

同样,还在欢呼的百姓好像被按住了暂停键,脸上还遗留着喜悦的神色,然而嘴里的欢呼声却像被卡住似的,场面一时气氛凝滞。

【正如李斯当年所言,胡人居无定所,他们跑进了大漠,放弃了地盘,但那些地盘又不能深耕,对大秦来说根本没什么用处,鸡肋而已,若是要固守这些土地,还得委派人手,简直血亏。

秦军的胜利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利益到手,反而还为自身添了麻烦。

野火烧不尽啊,匈奴只是跑进了大漠的深处,他们亟待卷土重来。

匈奴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劫一次又换一个地方的这种流氓打法让秦军很是头疼,你打,人家就跑,你走了,人家又来。

为了防止匈奴时不时的侵扰,秦始皇脑门一拍,不行,他无法忍受匈奴在大秦的疆域上来来去去,于是决定修筑长城。

这便是秦始皇在经过几年的挣扎、思虑、甚至与匈奴开仗之后做下的决策,一马平川的地方匈奴人来去自如,修筑长城可以将这些心怀不轨的敌人限制在防线之外。】

天幕将修筑长城这件事的前前后后讲了出来,百姓们从头听到尾,也慢慢地意识到长城好像确实是需要修的,否则,匈奴铁蹄南下,受苦的还是他们平民百姓。

他们的地在,地里耕种的农作物也在,他们无处可逃,无处可躲。

百姓虽然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思维愚钝缓慢,但并非不可教化,长城要修吗?他们扪心自问,要修!作为底层的老百姓,他们也无法忍受异族在他们的家园随意践踏。

他们认识到,修建长城对他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一道抵御匈奴的防线,是保护他们不需要直面匈奴铁蹄的防御线。

【其次,修筑长城也不单单是为了抵御匈奴,还有一个是迫于大秦本身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框架。

我们知道战争是有惯性的,何况是灭六国,一统天下,持续近十年的持久战,战时状态壮大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但是当战争停止下来呢,这股强大的军队力量要何去何从。

保守估计,注意这里是最保守的估计,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嬴政手下的秦军大约至少还有五十万人。

这五十万秦军能征善战,一直以来都是在战场上杀敌,突然一下子让他们回到普通老百姓基层中去,其实这些人一下子是很难转换身份的,行为模式和普通老百姓是不同的,他们是融入不进去的。

本身对比起普通老百姓,他们的身手利落,在没有军队上层的强力压制之下,就这么直接下放回基层中去,就像狼放到了羊群之中,是很容易造成乱子的。

而且,大秦整体还是农耕为主,国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这就意味着这样的经济结构是经不起冲突的,可容量也不大。

五十万人下放到这样的经济结构中,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可以分配给他们,不事生产,又身强力壮,又要出乱子,所以秦始皇嬴政的这支强大的军队不再打战的话,修筑长城也算是给这些人安排了一份工作。

参考秦始皇嬴政战后做的一系列措施,很难不去想他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能够间接地缓和战后的社会矛盾。

而蒙恬带兵修筑长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这支秦兵不单单是修筑长城,甚至在边境地区屯田,修筑直道。】

嬴政若有所思,“长城可以抵御北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