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7章(1/2)
大秦中央作出的任何一项决策,都没有告知老百姓,就仅仅是强制的下令,逼迫这些人去实施。
这其实也是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弊端,哪像我们现在的年代,国家是公天下,是人民的天下。国家的主体是人民,普通平民有权利知道国家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作出决策的。
说远了,继续说回来,大秦的百姓更关心的是他们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这就是最绝望的事情,百姓无法理解皇帝的下达的政策,自然就会产生抵抗的情绪,消极的情绪便影响了工程的继续。
即便这项工程对于百姓来说,是一道可以帮助他们抵御匈奴的防线,他们也并不知道,他们只看到了繁重的劳役,所以说这项工程在他们眼中便是“罪在当代”,罪在百姓。
傲慢!封建王朝的皇帝都是傲慢的,即便他们有心为民,其最终目的也只是想维护他们的统治罢了。
皇帝想维护自己的统治,那么是有益于百姓的,为什么不低下你傲慢的头颅告诉百姓呢?百姓虽然懂得不多,但传播得当,你这项工程便不会有那么大的阻力了。
百姓又不是完全的傻子,修筑长城不管如何,总归还是保障了百姓的人身安全,说到底,国家政府机关乃至而上的皇帝等,公关不到位!】
咸阳宫。
嬴政绷着脸,眼神意味不明,“家天下,公天下……”
李斯迅速领悟到这两者之间的天差地别,“陛下,大约几千年后的世界便是天幕女子所说的“公天下”,天下是百姓的,而并非一家,并非一人的。”
“百姓,百姓又如何做得天下的主人,这不是乱成套了吗?天下如此多的百姓,这些人的诉求总归不同,又如何能使得所有人都满意?公天下,国家如何安稳?国家只能有一个声音!”嬴政皱着没有,很是不理解。
莫说他,李斯、扶苏同样不能理解,大秦疆域的读书人更多的也是不能理解,便是那些喊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孟子学说的传人也不能理解。
而百姓更是不懂。
这便是处在那个时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他们思维的局限性。
很快,这个问题就被嬴政抛之脑后,他是国家的统治者,自然不会向往什么公天下,他要天下在他赢政一人的手中。
“天幕倒有一件事说得不错,既然朕想让长城修筑,既然这确实利于百姓,倒确实应该派遣一些人将其中利弊广而告之。”
嬴政心里暗暗道:只不过是让下属多费些口舌,若能使朕的命令准确无误地施行,何乐而不为呢!
李斯自然能从这话中领略到皇帝的意思,他拱手恭敬道:“陛下说得正是。”
【除了公关不到位,修筑长城的方方面面,大秦做得也不好。
“功在千秋”是功在千秋,没错。但百姓最多只能活个几十年,这千秋的福气可到不了他们身上,因修筑长城而累死、病死的人甚至都不曾体会到长城给他们防御匈奴的作用,而这些人他们就活该被牺牲吗?
当然不!长城要修,大秦的这个战略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但具体要怎么修是个大问题。
首先,我们前面说过了修筑长城算得上是秦朝灭亡的一个原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秦没有在修筑长城和治理国家的内政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攘外必先安内,大秦在修筑长城上,不应该是不顾国内生产力地修,不应该将这个工程疯狂地压缩工期,一个劲儿地修,不顾老百姓的死活那般夜以继日地修。
前面说过修筑长城的徭役来自军队、罪犯、无收入的百姓、以及被征召的青壮年,我们摒除掉那些犯了死刑的罪犯,其他人呢?
他们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如果真的能做到像大秦的律令规定的那般,修筑长城是有工钱的,而且这个工钱是值得这些人背井离乡得来到北方修筑长城的。
你不能把人家大老远、背井离乡征召过来干苦力,还不给人家工钱是吧?这方面要落实,认真地落实到百姓身上,确保这些钱真的到了百姓的手中。】
天幕下的百姓:!!
给钱?对!给钱!
咸阳宫,嬴政若有似无地点点头道:“按照大秦的律令,给工钱是应当的。朕并不反对,若真要反对,大秦的律令便不会有此一条。只是大秦的官吏确实应该查一查,看看是否有其下瞒上之人。”
李斯恭声应是。
将这简单的工钱之事说完,嬴政这才开始细细思索天幕所将的“修筑长城是大秦灭亡的一个原因”。
“李斯,按天幕所说,这大秦最后是将长城修筑完成的,也说发挥了作用,那大秦还是亡于胡人吗?”
“亡秦着胡也~亡秦必胡”……
嬴政百思不得其解,这前后实在过于矛盾。
李斯皱眉道:“陛下,这天幕说,大秦未在修筑长城和治理内政上取得平衡点……”
“是大秦内乱爆发!”扶苏低垂着眼帘沉声道。
嬴政、李斯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