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2章(1/2)
枪打出头鸟,而且你特么还姓“李”,隋炀帝杨广一琢磨,是你,是你,就是你,原来你特么才是那个“天命之人”。
于是李渊的第二个背锅侠就这么出现了,这一下子杨广对自家表哥李渊的戒心就直接哐当掉到了谷底,天下姓“李”的还是只有自家表哥好。】
李渊:……
他当时要是不伏低做小就得去见阎王爷!李密我谢谢你。
要不是你,我还得在隋炀帝的眼皮底子下继续做虚职。
【这个时候天下的反贼实在是太多了,杨广又生性多疑,而李渊是他在当时当下,对他戒备心较低的人了。
所以卡在这个刚刚好的时刻,李渊再一次被任用了,还是去到山西平叛。
山西,晋地,龙兴之地耶,是个好地方,李渊特别高兴,终于不用被隋炀帝杨广盯着了。
这个地方正是李渊起兵的地方,起兵、起兵、李渊起兵到底是主动的呢?还是被动的?这是一个可以讨论一下的话题。
因为在多数人的口中,李渊起兵是被他儿子李世民威逼利诱之下才起势的,甚至在《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也是这样明确的记载着“李渊被动,李世民主动”。
然而李渊当时的参军温大雅,曾写过一本书叫《大唐创业起居注》,里面则详细地记载了李渊自山西太原起兵到占领长安,正式称帝,共357天的历史。
其中就有李渊曾经对李世民道,“与而不取,祸将斯及”,上天将天下给你,你要是不拿,那可是要倒大霉的啊。
所以到底李渊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呢?
主播我个人,强调一下个人的观点是,李渊没有那么无辜的,对于起兵这件事,他是心口不一的,我是这么理解的,李渊心里是想要反隋的,但是行动上他绝对不能让自己在天下之人面前可以挑出错来。
所以哪怕他已经做了很多起兵的准备,哪怕他已经等了很久了,他还是不能主动挑起起兵之事。
这个时候李世民就出现了,他能看不出他老爹心里真正的想法吗?所以这个坏人得他来做,也就出现了李世民逼迫自己的父亲加入起兵行列的事。
这么说吧,你说一个开国帝皇最后夺取了天下是被迫的,他心里没有一点儿谋取天下的心思,你看看三岁小孩信不信。】
李渊:……
满朝文武:……
埠住了,就是说一整个埠住了,这天幕可是在大唐天空播放的啊。
无论是世家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都看得到,所以,这会儿皇上是在全天下面前被撕破了脸皮吗?
李世民神色无波无澜,“父皇,这有什么关系,天幕不是说了我们李唐是百姓从天上抽出来的嘛?而且,天下已定,世人再谈论也无妨。”
李渊这会儿点头也不是,不点头也不是,他是真的不想承认自己就是心里主动想反隋的。
沉默半响,李渊眼眸一转,对了,方才天幕所说的《新唐书》《旧唐书》里面记载着他李渊是被动的,都是李世民主动逼迫他的,嗯,很好……
至于温大雅,李渊皱了皱眉头,这家伙啥时候写了那本《大唐创业起居注》的,得找他谈谈,这里面是不是得改一改!!
天下已定,世人再谈论也无妨?
李建成听着这句话,不知晓为何心里总觉得不得劲,他的弟弟世民对礼法竟是这般轻描淡写的态度,连为父皇背上逼迫造反的黑锅都不在意?
【另外一边的“李氏背锅侠”李密,他开始大张旗鼓地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桃李章》这首歌谣,他告诉大家,“桃李子”就是正在逃亡路上的李氏人,“勿浪语”就是李密的”密”,绝了,真是企业级的理解,为自己树立天命依据,而他也就成为了天选之人。
李密此人的身份也是关陇集团贵族出生,他是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
公元617年,李渊在山西太原起兵了,起兵的第一时刻,马上把那条曾经他避之不及的预言拿来包装自己。
而他是怎么理解的呢?他引导大家将“桃李子”中的“李”解释为自己的姓“李”,而“桃”就是谐音“陶”的意思,然后再与自己的爵位“唐”结合起来就是“陶唐古国”,而陶唐故地就是他起兵的太原。
最后勿浪语中的“浪”又解读为“渊”。
很好很好,一句谶言,各自表述,大家都按自己的想法来,解释权都归自己。牛啊~】
天选之人!
李密:正是在下。
李渊:巧了,我也是。
第93章
啊这……
许是虱子多了不怕痒,李渊这会儿已经躺平任嘲笑了。
没关系,儿子世民说得对,反正天下在我手,优势在我,被嘲笑两句又能如何。
【话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谶言也就变成了李密、李渊两人各自的舆论包装。
当然这都是后话啦,我们继续说回李渊被隋炀帝派去山西平叛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