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3章(1/2)
好在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起、承、转、合”,华夏大一统的发展也是如此,自“秦始皇嬴政起”,“汉武帝承”,如今终于在阔别三百多年之久后,迎来了“唐太宗转”。
站在历史的洪流中,作为后世人,我们眺望玄武门之变,就会意识到当时的华夏处在一个非常可怕的分叉路口。
大一统的美梦,只有在那个“千年唯一人”的太宗手下,才能实现。所以,玄武门之变,若是太宗皇帝失败了,那么华夏的大一统、华夏的文明传承可还会有第二次机会?
曾几何时,强汉大一统时,罗马帝国与汉朝神交已久,互遣使者,这两个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岁月的巨轮碾过,两千年后的今天,罗马文明早就消失于世界,消散于她的子民心中。
与之相反,华夏文明却早已凝聚成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一股即便华夏再次处于屈辱、黑暗的岁月中,即便华夏被碾成泥灰,却依旧能够重塑骨肉的文化灵魂力量。
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这位杰出的帝皇,开创了贞观盛世,盛世之下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诗词歌赋再次焕发光彩,华夏文明从破败不堪的土地上重新凝聚,再次焕发、传承后世人力量。
或许华夏文明是真的有灵性,否则又怎么会在即将泯灭的时候,挣扎着抽出这个旷世奇才来挽救自己呢?】
天幕下群臣口干舌燥,刺激、颤栗的感觉袭向心脏,大唐的使命竟是如此沉重吗?大一统,华夏的文明的传承皆在此一朝。
秦王,哦不,未来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极力控制着颤抖的身躯,曾经的愤懑不平早已经散去,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大一统的使命,华夏文明的使命。
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担子啊,但是他又怎么能够拒绝呢。
李世民往前一步,跪地叩拜,“小子定不负天命所托。”
群臣见状,纷纷掀袍跪地,俯身叩首,以此表示他们同样将会对大唐敬忠职守,君臣携手,共同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这便是玄武门之变,大唐的成功、太宗皇帝的成功,这场宫变给了华夏文明再次绵延的机会。
以上关于“玄武门之变”,我们说的都是正面的影响,但是有负面的影响有吗?
嗯……这个负面影响应该说是他的后人死活按在他身上的,为他们自己的私心,为他们自己的造反搞一个合理合法性,于是他们把太宗皇帝拉出来当挡箭牌。
毕竟玄武门之变,到底是一场弑杀兄弟,逼迫父亲退位的谋逆,太宗皇帝确实无法辩驳。
太宗皇帝犯下这等在古人来看是不忠不孝的大罪,然而他却靠着文治武功,贞观盛世的成果完成了一场完美的舆论逆转,留下青史美名。
太宗皇帝这样的行为,在某些有心人心中便成了参照对象,许多想要谋朝篡位的后来者,纷纷不自量力,以他为榜样。
贞观之后,李氏家族为了皇位纷纷下场大乱斗,跟养蛊似的,从太宗皇帝的儿子、孙子、曾孙等等,几乎每一代皇帝都参与了宫变,多数都是造反上位的。
甚至不只是皇子与皇子之间争夺皇位,皇帝与皇子争、皇帝与皇后争、皇子与公主争、皇后与公主争、有的皇帝还要和他老娘争,侄子争……
举个例子,大唐皇帝唐睿宗李旦,他是太宗皇帝的孙子,后人戏称他为“六味帝皇丸”。
因为他爹唐高宗是皇帝,他母亲是皇帝,他兄长是皇帝,他侄子是皇帝,他儿子是皇帝,他自己是皇帝。
而他最后能在大乱斗之下善终,是因为他的一生都在诠释着“让”,他这皇帝当着当着,让成了太子,接着相王,皇太弟,太上皇,真不愧为是“睿”帝。
简而言之,大唐国祚将近三百年,这三百年便是“篡位大舞台,有梦你就来”的造梦时代。】
方才那激情澎拜的李世民顿时觉得一碰凉水兜头倒了下来,他整个人里里外外都凉透了……
李世民内心拔凉拔凉的,怎么办?大哥、四弟已经死透了,救不回来了……
天幕下的群臣、百姓目瞪口呆!
这是他们能听的吗??
这是什么皇室大秘闻??
众人面面相觑,御舟上一片死寂。
李渊此时不由得有些快意,兄弟之间相互屠戮,这样一模一样的场景,也不知他的儿子晚年会不会同自己一样痛苦……
相比于如今都得看不见影子的后代子孙,李世民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大儿子,他又要如何做,才能阻止他的儿子们走上“手足相残”的道路。
难道……这便是他的报应吗?这就是一报还一报,李世民脸色惨白,沉默不语。
此时此刻,连一向大大咧咧的尉迟敬德都生怕自己喘气声大了……
【但是这其实也不能怪在李世民的头上,这不能算是他的锅,李世民当时处在那个位置上,不进则必死。
我们纵观魏晋南北朝、隋朝的历史,便能知道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是家常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