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 > 第294章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94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若不是长孙皇后在其中周旋,说不定魏征那一次就真的要被气头上的陛下给一刀斩了。

方才内心蠢蠢欲动,企图复刻魏征路线的其他朝臣们这时候也歇了那份心,千古留名固然重要,但也得有命直谏才行。

这条路估计也就魏征能走了,他们这些普通臣子还是把本职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魏征松了一口气,虽然知晓自己不会被陛下赐死,但帝王之怒到底令人心惊胆颤,即便他再直言不讳,也是个会死的普通人。

太宗皇帝尴尬地咳嗽两声,这……哎,这不能怪他,谁让魏征老是让他没面子呢。

与此同时,魏征也在反思,他知晓自己并不是哪一次让陛下特别生气,而是次数太多了,陛下心里的怨气没办法发泄,要不……他让陛下发泄发泄怒气??

再者,要不以后即便有不同的意见,他尽量私底下劝谏陛下?

【劝谏是双方相互的,一方劝,一方纳,这劝谏才能完美成功。所以魏征本人劝谏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太宗皇帝的功劳。

太宗皇帝有着一个大多数君王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自省。

太宗皇帝的“吾日三省吾身也”,一是“驭群臣而不威乎?”,二是“统万民而不仁乎?”。

而这三嘛,则是“为征喷而不气乎?”】

尉迟敬德噗嗤一声,他下意识抬眼看去,便见陛下、魏征两人对着他怒目而视,其他人则是一副你自求多福的样子。

尉迟敬德连忙摇摇头,赶紧伸手捂住嘴巴,表示自己再也不笑了……

太宗皇帝、魏征这才收回眼神……

【每每太宗皇帝被魏征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他就会反过头来想一想,虽然这魏征嘴巴臭了一点,但这说的话是不是也是有一点道理?自己离明君的距离是不是还是不够?

这么一想,太宗皇帝火气也就散了……

另外太宗皇帝能够接受魏征的每一次谏言,这其实也来源于他自身的功绩足够耀眼。

从晋阳起兵到打天下辅助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再到武德年间的几次大战,以及灭东、突厥,带领大唐走出三年灾害之年等等,在这其中太宗皇帝的功劳不容抹去。

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的自信,他才能够坦然地去接受其他人的谏言,而不是被臣子一谏言,就怀疑臣子怀有二心,揣测臣子是否看不起自己等。

历史上这样极度自信、极其优秀的君主是非常少的,很幸运,魏征恰恰遇上的便是这历史长河中极为罕见的“千古一帝”。】

太极殿外。

太宗皇帝与魏征隔着朝臣默默相望,君臣的默契在这一刻达到顶峰,一切皆是为了大唐,为了百姓……

太宗皇帝心道:朕作为统御万民的大唐天子,确实需要魏征在自己身边时不时地叨叨两句,随时替自己查漏补缺。

既然朕立志想要当一个空前绝后的明君,那就必须舍弃那些只会对朕阿谀奉承之人所说的阿谀奉承之言,接受魏征那听上去不那么舒服的逆耳忠言。

【其实太宗皇帝和魏征这对千古佳话,很大程度上是靠李世民达成的。

古人便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来忠臣易得,明君难有,便是如此。

因为如果换了其他的皇帝,那魏征可能没劝几次就直接被砍头了,也只有李世民才能给魏征提供这个舞台,才能成就魏征千古谏臣的美名。

但魏征能够达成千古谏臣的功名,他自身的能力和胆识也是不容忽视的。

魏征为什么非得走上这一条轻则丢官,重则丧命的“犯颜直谏”之路呢?他完全可以走一条相对轻松的路,做一个对皇帝唯命是从的人不也是很香的吗?

香!确实是香!但这条路仅仅适用于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这些一开始就追随太宗皇帝创业的元老级功臣。

但这条路不适合魏征,魏征之前是废太子李建成身边的人,甚至还经常谏言李建成早日除掉李世民,所以他的身份注定他如果只是随波逐流的大臣,那么太宗虽然会用他,但必定不是重用。

其次,魏征本人的志向也不会允许他自己成为这般庸碌之辈,他曾经和太宗说过,愿陛下使臣成为良臣,而非忠臣。

太宗皇帝便问他,忠臣、良臣又有什么区别。

魏征道,像关龙逢、比干等忠臣虽然忠于国家、忠于天子,但他们却空有其名,不仅使得自己深陷囫囵,也让君主落下残害忠良的恶名。

而良臣就不一样了,不仅自身获得美名,也给君上带来了明君的称号,并且使得国家富强,王朝延续“千万代”,比如后稷、子契、皋陶等。】

长孙无忌闻言,眼神顿时变得微妙,魏征这家伙,这解释嘛……看起来挺冠冕堂皇的,但是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根本无法作为一个忠臣吗?毕竟他可是侍奉过好几任的君王。

这忠臣怎么也轮不到他当,他倒是有自知之名,所以当然是说自己想要成为良臣了……

长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