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3章 全武行(1/2)
婀娜村的名声从周边县区传到周边州市,甚至传到省城,来村里玩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再加上大量年轻人来打卡,于是婀娜村农家乐的生意就越来越火爆。
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到旺乡公司万和分公司上班去了,来开农家乐的大多是像大个儿他爸这样的中老年人。
大家一辈子在泥土里刨食,没见过多少世面,也没做过什么生意,他们开农家乐来也像种田种地一样,只知道埋头苦干。
然而,越来越多的顾客使他们再也无法只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来应对,于是陆续招聘周边村寨的姑娘小伙来帮忙:
首先是大个儿家,然后是阿发家……
人手一多,接待能力也就跟着蹭蹭蹭地往上涨。
接待能力一上去,就觉得客源又不够了,于是拉客潮悄然兴起。
开始的时候,大家基本上是指派一位漂亮一点儿的姑娘或小伙在自家农家乐门口站着,有客人过来就热情地请人家来自家店里吃饭。
后来,就各自玩起了新花样,有的在自家门口表演彝族花鼓舞,有的唱彝族四腔,有的唱着敬酒歌请客人喝迎宾酒……
再后来,出现了到公路上去截车拉客的现象,这种行为不但严重影响游客们的心情,而且安全隐患很大。
阿妈向柳光明反映这一情况后,村委会三令五申禁止农家乐经营户到公路上去拉客。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当村干部来巡视时,大家都规规矩矩地站在自家农家乐门口。
村干部一走,所有人又争先恐后地蜂拥到公路上揽客。
“这种无序竞争迟早会出事,”柳光明忧心忡忡,“得想办法彻底禁止才行。”
然而,还没等柳光明想出办法来就出事了。
这天下午,大个儿家的接待员李小妹拦住从兴旺县来的一支老年文艺队的中巴车:
“各位大伯大妈,欢迎到我们家的农家乐里来吃饭,我们这里有烤鹅、白煮鸡、腊肉、龙爪菜、野山药等特色美食。”
“特别是牛肉汤锅,牛是我们家自己养的,生态环保,美味可口,而且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特殊加工。”
文艺队的带头大哥,一位头发花白、面色红润的老头儿把脑袋伸出车窗外:
“姑娘,我们先到你们村里去转转,跳跳舞,晚上再过来吃饭。”
李小妹脸蛋儿笑得像一朵花:
“大爷,你们可一定要来噢。”
那老头儿挥着手:
“一定来一定来。”
目送拉文艺队的中巴车开进村子里去后,李小妹蹦蹦跳跳地走进农家乐里:
“大伯,有一支二十多人的老年文艺队答应到咱们这里来吃饭。”
“哎哟,小妹你真能干,大伯给你涨工资。”说着,大个儿他爸从鸡笼里抓了一只鸡出来宰倒,然后屁颠儿屁颠儿地到水塘边抓鹅去了。
听到要给自己涨工资,李小妹高兴坏了,她又马不停蹄地折回到公路边来招揽客人。
别的客人几乎都被其他家抢去了,李小妹只招揽到两个小情侣和带着老人小孩一起来玩的一家五口人。
“不用担心,老年文艺队的人一来就够大伯大妈忙活啦。”李小妹心里这样想着,耐心地等待中巴车的到来。
左等右等,她向村口方向张望了千百次,可始终不见中巴车的影子。
这时,她感觉一直憋着的尿快要尿到裤子里去啦,于是着急忙慌地向厕所里跑去。
“不能让别人把老年文艺队抢走。”个人问题一解决完,她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公路边。
中巴车静静地停在路边,最后一位下车的老年人消失在阿发家农家乐的门洞里。
这可把李小妹急坏了,她哭着跑回到大个儿他爸身边:
“大伯不好啦,老年文艺队到阿发家的农家乐里去了!”
“怎么回事,”正在切腊肉的大个儿他爸气得脖子都胀了起来,“食材都准备好啦。”
他来不及放下手里的菜刀,急匆匆地冲出门去。
去到阿发家的农家乐里,大个儿他爸看见阿发他爸他妈和他们家从借代村招来的那个小伙子正忙着给老年文艺队的大伯大妈们倒水。
“你们家怎么能这样,我们家小妹白天就跟大伯大妈们说好到我们家来吃啦。”大个儿他爸牙齿咬得嘎巴响。
“我招呼大伯大妈他们进来吃饭的时候,可没有一个人来跟我说他们要到你们家去吃呀。”借代村那个小伙子疑惑地看着大个儿他爸。
见大个儿他爸手里拿着菜刀,阿发他爸悄悄退到厨房里,拿起擀面杖冲过来,一棍子把菜刀打飞:
“提着菜刀冲到别人家里,你这是要杀人吗?”
大个儿他爸使劲甩着手:
“哎哟,你这憨货,把我的手震得……”
他一把抢过擀面杖,重重地打在阿发他爸的大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花鼓飞扬》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