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北斗之子(2/4)
然入定于甚深道境之中。
玉帝天尊见中天北极紫微大帝隐没不显,惊惧不已,问道:“众位道祖在上:紫微大帝,应身下界,此间重职,无可替代,当如何是好?”
,!
玉清元始天尊闻言,扬手一挥,现出光芒万丈,却见那“天书神镜”之内,已然变换了境象。一位新帝,已经显现其中。
忽然间,已见金光帝座之上,又现一尊新届紫微大帝,威严端坐。
众位仙神见新帝入座,知道新帝已然诞生,皆向新届紫微大帝行礼。紫微大帝亦相视行礼。
金座之上,紫微大帝说道:“前届紫微道友,应身下界。此去人间,游历一遭,可谓命途多舛,坎坷无数,将历八八六十四劫难之数。
众位仙卿道友之中,可有愿意,偕同跟随,下界历劫,同助紫微道友一臂之力者?”
只见前届紫微帝星座下的北斗七星、左辅右弼、四灵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及其他相关部署星斗,共同林列,并同声而道:“道祖在上,并奏众位陛下:臣等愿意偕同下界,好向人间历劫,修习正道。”
坐镇三清、四御及九天玄女等相视默然。金光法座之上,紫微大帝说道:“准奏。”
堂下众天星斗仙神闻言,于那空中,忽如一阵光影,散作百余道金光,飞往四面八方,化向人间而去,也隐没不现。
顿时间,又有新届众天星斗仙神,已然填补了先前之空位,各司其职。
这时候,九天玄女娘娘携随同数位仙女出列,说道:“道祖在上,并奏众位陛下:我等亦将随缘下界历劫,暂时先行告退。”随即隐没不现。
殿堂之内,又有北方真武、南极仙翁、火德星君霹雳大仙、长眉大仙及其他仙众一等诸众,皆随缘而隐没。
与此同时,三界之内,八方震动,早已惊动天界魔宫及佛国世界。
于是,三界之中,众天仙佛、菩萨、罗汉及外道神魔等众,皆各感因缘,随即化身人间而应劫。
这一部书,所讲述的,即是关于紫微帝星化身下界、游历梦幻的一段因缘故事。
---------------------
【前奏 · 镜头二】:
浩水淼淼,烟波江上,一叶扁舟往下游驶去。
扁舟之上,伫立一人,不惑年纪,衣袂飘飘。
那人凝神江畔,只听他微微说道:“李白是他最敬重的人物。这条水道,当年孟浩然曾经走过,今日却是我往扬州去了。不知,是否还有机缘相见?”
说话之际,那人轻袖一拂,扁舟竟缓缓前行,更似无需撑篙拨桨。
江水荡漾,随波而流,只听那舟上之人,乘兴吟道:
“扁舟寓兴,江湖上,无人知道名姓。忘机对景,咫尺群鸥相认。烟雨急,一片篷声碎,醉眼看山还醒。晴云断,狂风信,寒蟾倒,远山影,谁听?横琴数曲,瑶池夜冷。
这些子,名利休问。况是物,都归幻境。须臾百年梦,去来无定。向婵娟,留住青春。笑世上,风流多病。蒹葭渚,芙蓉径,放侯印,趁渔艇,争甚?须知九鼎,金砂如圣。”
这一阙《瑶池月·烟波行》词,正是大宋国端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黄裳所吟。
他这次下得扬州,却是循了一条古人旧道。
当年诗仙李白与孟浩然在安陆结识,造就了中华文学史上千古传颂的友谊佳话。
今日黄裳,仍循古道,怀古而感,不禁心中一阵喟叹。
这个黄裳,字冕仲,号演山,又称紫玄翁,不仅是大宋时期的状元郎出身,更是一位儒佛道三家并修的在家大居士。
他在年轻之时,便曾留心于三教之道学,早已有所领悟。
后来又曾主持编修政和年间的《万寿道藏》,竟然无师自通,于那日常修道的坐忘、参禅之间,修练成了一套超群绝顶的武功心法。
黄裳本来就是个朝廷文官出身,平常伏案着书立说,乃是古代文人中最常见之事。他既然是内心有所感悟,自然也将那些心法心得,记录于案。
待黄裳记录完这些日常修道心得之后,自然也就将那些零散文稿,送于书坊,准备镂雕刊刻。
这一日,黄裳携带了自己的修道心得文稿,来到书坊,准备刻印。
在尚未刊刻,整理书稿之时,一个新来的书坊小工匠,竟然不小心冲撞到了黄裳。
黄裳一失手之间,那捧书稿,径直落入了半桶乌墨之中。
小书匠大吓,连忙伸手,向黑桶中捞取,已见那些书稿,早被墨汁污染了。
书坊店主独自接待黄裳之际,竟然偶发此事,只急得跪爬在地上,连声叫唤“黄大人恕罪”。
店主与黄裳相互之间,虽然也早已熟识,但是店主更知,这位黄大人,乃是朝廷中位高权重的大官,今日出现如此重大失误,已不知如何是好,只不住地向黄裳磕头,以求恕罪。
冲撞的小工匠,原也不以为然,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剑魔独孤传:我的光辉一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