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0章 为何不认为后边还有人?(1/2)
吴皇后有点担心:“要是这样,他不比秦桧权势还大?”她没好意思说,那不是王有志以后就成了司马昭?
赵构却不这样认为:“先过了这一关再说。江南士族大多反对北伐,对他会比较忌惮。这就有机会。咱们夫妻当初几乎是一无所有,不也开南国数十年盛世?
王有志在文官中没有根基。文官大多看不起他这个商贾之流。当了宰相,就不能再有军职。先去了他的兵权。
把汤思退召回来当枢密使,把他那些亲信将领都掉开。过几年,什么王家军,就不姓王了。张浚、吴家兄弟,还有很多将门都还在呢。
他们现在是想卖个好价钱,但不会容忍王有志一家独大,那样自己以后只能被收编。有些事不是钱能解决的,不信军队能都被他王有志拉过去。”
他想了想有得意地说:“到时候我就重新启用张浚。此人最能败事,专好跟同僚相争,到时候正好钳制王有志。”
他正跟皇后说着,外面有小宦官喊道:“启禀官家,张总管张庆从宿迁回来了,御书房求见。”
赵构一听是从王有志那边回来的,赶紧穿好衮袍,出去接见。张庆带回来王有志的一封信,上面写着:
臣王有志谨奏。为讨贼酋刘萼事。臣等奉诏正欲南归,忽闻金贼刘萼屠我七里河军民万余人,虽妇孺亦不幸免。丧主之犬,尤敢肆虐,视我皇宋无人乎?
人神共愤,三军切齿,灭此朝食,皆曰:不擒杀此贼,有何面目回京面圣?臣拟会同高全、李显忠、吴拱各部,共讨之。旬日之间,定将此贼献阙。
叩请圣裁。臣参知政事 王有志 绍兴三十一年腊月十一日
赵构看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你都说不杀刘萼不回来见我了,还假惺惺请什么“圣裁”?但消灭刘萼这事占领了道德高地,自己也没法斥责。
更何况他还勾结了高全、李显忠,甚至吴拱。吴拱是吴玠的长子,吴家军的千里驹。难道王有志跟吴家也勾结上了?他越发觉得王有志势力大的可怕。
他千算万算,也没想到王有志找了这么个理由不回来。不用说,过几天李显忠多半也会有一封类似的奏折。
自己这两个嫡系大将,就这样在自己被逼宫的时候,避开了朝堂上的斗争,躲在外地看热闹。
他有点急了,赶紧亲自写了两封密诏,分别给王有志和李显忠,封官许愿,然后说已经下诏给高全,让他率领北方忠义军会剿刘萼,不用他们俩出手,赶紧回临安。
他又让人拟了一封诏书,越过中书省和枢密院,直接发给高全,封他当五路安抚处置使,五路忠义军元帅。让他带兵去消灭刘萼,并收复两京。
他也顾不上高全会不会趁机坐大了,就让他先去跟金兵打着吧。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他并不认为高全就比金兵厉害,反而认为是完颜亮把精兵抽调一空,后方空虚,被高全耿京他们捡了便宜。
他也有点后悔,早知道完颜亮这么脓包,自己不如学谢玄故作镇定了。哪还有现在这么狼狈?但谁能料到金兵战斗力衰退得这么快?当时又不是自己一个人想跑,满朝文武,大部分都要跑。
也就王有志和虞允文他们几个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偏偏他们还走了狗屎运打赢了。他们都是朕一手提拔的,他们打赢了,不就等于朕打赢了嘛。
偏偏这帮奸臣不依不饶,非要逼自己退位。还是人心不古,奸臣太多。韩家现在成了主战派的干将,带着一帮北方士族天天逼他。
韩诫这个忘恩负义的。当初韩家逃到江南,丧家之犬一般,是自己收留他们,赏宅子赏地。皇后还把自己妹妹嫁到韩家。何等皇恩浩荡。
现在一听说北伐可能成功,自家在河北路等地的财产有可能收回,于是就跟吃了五石散一样,天天跟自己闹,要北伐。
要北伐你自己回去打呀,自己出钱呀。自己什么都不出,想让别人去给自己争财产,还那么理直气壮。还不敢跟江南士族闹,就知道跟朕闹,不当人子!
他心里大骂了一通后,又觉得浑身无力,到底是老了。他心里忽然一阵厌烦,自己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这又闹上了。
上次金兀术南侵,他逃跑又回来,然后议和,却被秦桧趁机专权。这次完颜亮南侵,他没逃跑,接下来还会议和,不是被陈康伯专权,就是被王有志专权。
他能熬死秦桧,还能熬死陈康伯吗?陈康伯倒是比他大十岁,但天天骑马射箭,身体好得很。就算他能熬死陈康伯,他能熬死王有志吗?王有志现在虚岁也才三十出头,一直都没听说他生过什么病。而自己都五十六了。
他忽然又一想,不好。王有志是韩诫儿子的老师,他们早就勾结到一起了?现在看来王有志这小子深不可测,到底有多大实力,自己并不清楚。以后真当了宰相,自己能不能控制得了?他也有点底气不足了。
他刚才给王有志和李显忠下的密旨,这俩听不听很难说,不听的可能性更大。他决定还是找江南士族的头面人物谈谈,他们大部分是反对北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宋北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