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2章 想到一块去了。(1/2)
好书推荐:
甘宁听闻此言,便开口说道:
“主公,那益州刘璋,生性多疑,自其任州牧以来,无一份恩德施加百姓。 只因张鲁将在外,而未听其令,便要加害张鲁之弟,张鲁之母,其非仁主也。 其放任东州兵肆意侵占益州百姓田地,是为不义也。 益州数位贤良多次进言,其不听,是为不智也。 赵韪素有战功,被其逼反,是为不信也。 那刘璋并未按其父吩咐治理益州,是为不孝也。 刘璋乃汉室宗亲,所占益州之地,有民六百余万,甲兵十余万,其不思北上伐曹,辅佐陛下,此为不忠也。 如此不忠,不孝,不信,不智,不义,不仁之徒,怎能窃据太祖皇帝龙兴之地。 望主公速取之,以解蜀民之危。” 甘宁说完便拜倒于地。 此时的刘备有些心动,但他的道德操守不允许他这么做。 见刘备有些心动,徐庶进言说道: “主公,甘将军所言甚是。 益州刘璋之行径,实乃天下人所共愤。 若能以仁义之师,救民于水火之中,方显我等之大义。 主公若能以仁德感化刘璋,使其归顺,岂不更显主公之德? 若其执迷不悟,再以武力解决,亦不失为仁义之举。” 徐庶言罢,刘备沉思良久,拒绝道: “先生之言有理,但吾行事,以仁义为先。 刘璋虽有诸多不是,亦吾同宗也,吾岂能轻易兴兵,夺其基业。” 刘备言毕,徐庶默然。 此时关羽开口说道: “兄长,弟于数日前,连斩那刘璋十一将,想必已经恶了那刘璋。 如不趁此机会伐之,后患无穷啊!” 张飞听闻关羽之语,遂开口附和道: “大哥,二哥说得对啊!” 刘备听闻两兄弟之言,背过身去,一甩衣袖说道: “如今天子蒙难,陷于伪都许昌,汉室诸侯仅余我等三人,吾怎再能骨肉相残也,二位兄弟切么再说,此事就此作罢,休要再提。” 众人听闻刘备之言,便不再劝。 刘备见众人不再提此事,便对着徐庶说道: “备愿拜先生为军师,望先生莫要推辞。” 徐庶见刘备如此诚恳,没有推辞,起身答道: “既然主公如此信任,庶定当竭尽所能,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刘备闻言大喜,随即下令设宴,以示庆祝。 宴会还未开始,关羽来到徐庶面前,问道: “军师,我家兄长,素来以仁义为先,夺取益州之事还望先生操心。” 徐庶见关羽面带忧色,便宽慰道: “亭侯勿忧,且先放宽心,此事的契机在亭侯身上,我等静待时日便可。” 关羽闻言一愣,开口问道: “契机为何在关某身上。” 徐庶笑答道: “那荆州刘表苦蔡氏挚肘久已,今欲借主公之手制衡蔡氏。 而亭侯在武陵,南阳两郡立下大功,刘表势必有所封赏。 吾料定封赏今日便至,且是那武陵上将军之职。” 关羽听闻还是疑惑不解: “军师,关某还是不解。” 徐庶再次解释道: “亭侯,正德兄如今为武陵太守,且他与那刘璋有仇。 若是正德兄请亭侯率兵入蜀,亭侯切莫推辞。 只是将军在入蜀后,要折损一些威名了。 只有如此,主公才会入蜀救援。” 关羽听后,满不在乎的说道: “吾之威名,与兄长基业相比微不足道。” 此刻有下人来报: “启禀二将军,荆州使者已至,说是有您的任命文书,主公请您和军师速去。” 徐庶闻言,立刻示意关羽一同前往。 那名使者见关羽走来,姿态放的很低。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关羽毕竟是一位大汉亭侯。 他行礼说道: “在下见过亭侯,对于您在武陵平叛中所立下的军功,使君深感赞叹,特任命亭侯为武陵上将军,统领武陵郡所有兵马。” 关羽结果印信,开口说道: “关某谢过刘使君。敢问使者,关某何时上任。” 那使者回道: “启禀亭侯,使君的意思是,越快也好。” ······ 与此同时,一场意外发生在北方战场。 袁绍在仓亭战败,大军无奈后退,奈何袁尚不服,数次领兵出战曹操,双方互有胜负。 不曾想此次遭遇了许褚,被其一刀斩于马下。 此时曹军大营内,一身长八尺有余,腰粗十围,其外貌非常雄壮刚毅。 此人将一物扔于大殿之内。 “主公,末将今日率斥候查探袁绍大营,不曾想遭遇袁绍之子袁尚,那小儿被我一刀砍了,这是他首级。” 营帐内顿时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中透露出震惊与复杂。 曹操坐在主位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又很快被深沉所掩盖。 程昱率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我和丞相的二周目人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