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9章 吴军北上(1/2)
陆抗将孙峻诛杀之后,又将小皇帝孙亮送回了东吴,这下吴国群臣可算看清楚了,那个谦逊儒将的儿子可不是一个寻常之人。
“诸公,逆臣孙峻大逆不道,竟废了当今陛下,诸位以为,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侍中刁玄上前说道:“不如…再立?”
陆抗看了他一眼,笑道:“我听闻鲁王之子孙基因偷乘御马而被定死罪,还是刁侍中向孙峻求情,这才免得一死。刁侍中乃是仁厚之人,可国家大事应处之以法,不可念之以仁。”
其余人互相看了看,心中明白了些许,齐声说道:“愿听都督高见。”
陆抗叹了口气:“我也没有什么高见,国事如此,我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诸公,我以为,如今三国之势以汉独大,昔日强盛如曹魏,都已不复存在。”
“如今汉盛而晋弱,我吴国如今又不能与晋联军,已是做不到联弱击强了,不如就顺了孙峻之意,废除国号吧。”
此话一出,众人都吓蒙了,废除国号,这种事也敢说出口?
陆抗坦白道:“我已与汉帝言明,只要我吴国废除国号,君主再不称帝,汉帝便不会兵发江东,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我亦知此言颇有大逆不道之嫌…由我陆抗来说,是有些可笑了…”
陆抗的话音渐渐小了下去,后面的话他实在有些说不出口了。父亲陆逊一生忠心为国,沦落到自己,竟反倒要废除国号,实在是世事蹉跎无常…
周围群臣也并非都是只知安逸享乐的无能之辈,天下大事他们都有所耳闻,汉军如日中天,三败大都督陆逊,就连魏国的司马懿、曹真之流都并非对手,陆抗又能做什么呢?
顿了顿,群臣接二连三地向陆抗拱手道:“都督为国为公,我等得见,我等得见。”
“废除国号之后,江东虽已无帝,却仍可称王,诸公自行选一孙氏为主,朝中政事,我就不便参与了。已与汉帝相约,我将率兵八万,北上合围晋国,战事紧迫,我这便出发了。”
朝政之事本就非他所擅,更何况陆逊叮嘱犹然在耳,令陆氏子弟不得干政,他自然也不敢违背。
吴国群臣原本还想着客气几句,说些“请都督主持大局”之类的话,但是有兵卒来报:“汉帝派使前来,求见都督。”
陆抗一挥手,士卒便外出请使去了,群臣也自觉地回到各自座位,静静地等待着汉使的到来。
来使不是别人,正是费祎,进入大堂之后,见主位空置,心中便明白了过来:“都督不负我主陛下所约,诚君子也。”
陆抗拱手道:“汉使客气了,此来可是为出兵之事?”
“然也,晋国司马昭派两路兵马,抗我汉军天兵,现皆已被杀败。司马昭现在困在城中,犹困兽之斗,敢问将军,何时发兵,我主陛下也好早做谋划。”
“江东之事,料理已定。眼下虽尚未选出新主,然出兵可行也。”
“出兵多少?”
“如汉帝所约之数。”
“好!”费祎点头道:“我主陛下有一言相问,晋国如今只邯郸与邺城两城,兵马众多,较为难攻,都督欲攻何处?邯郸乎?邺城乎?”
陆抗想了想,见费祎没有回避给他商量的意思,只得回问道:“汉军兵马,现今何处?”
“我军兵马已重重围困邯郸。”
“既如此,不敢使汉军劳师动众,我军可袭邺城。”
费祎笑道:“在下这就回禀陛下!”
……
“陆抗这小子,比其父还是差了一点啊,你没说邺城外还有晋国的一万骑军吗?”刘邦问道。
费祎摇头:“他没问起,臣何故自言呢?”
“哈哈哈哈,文伟啊,你到底还是滑头啊!”刘邦笑道:“也罢,就让他去与那一万骑军碰一碰吧。田豫留这一万兵,也算是歪打正着了。吴军大战之后,兵力有损,与我大汉也是有利的。”
“传朕旨意,命田豫牵招,让他们率军与丞相汇合,准备攻打邯郸。顺便也让出路来,给吴军北上伐晋!”
费祎记下,说道:“陛下,北边鲜卑处还有消息。”
“是何消息?”
“鲜卑首领轲比能南下攻打并州,连连得胜,但在宴席之间,被一名叫‘韩龙’之人所刺,已身死矣。”
“轲比能有勇无谋,死不足为奇,那鲜卑兵马呢?现在由何人统领?”
“鲜卑兵马由其婿郁筑鞬统领,并已送来降表,表示愿意臣服大汉。接下来是继续袭扰并州,还是攻打邺城,请陛下定夺。”
刘邦点了点头:“他那个女婿朕见过,算是有一点脑子,并州各城池可有回应?”
“并州被鲜卑攻打时,不少城池的魏将顺势归附了晋国,但司马懿并未派人支援…”
“司马父子自顾不暇,哪还有空去管并州?既然他们不管,那朕管!命钟会率军北上,收服并州各城池,如有不降,其可自行攻伐,郁筑鞬的鲜卑兵供其调用。待并州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匡扶汉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