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4(1/1)
明是借机排除异己。孙侍郎何等清正的人物,怎会纵容属下贪赃枉法,没有证据,那苏长安就将人扣押在大理寺,实在嚣张。陛下若是再纵容苏长安,只怕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啊。”
里面的人滔滔不绝,说的话处处诛心,连宫侍都小心翼翼地看了眼苏长安。
却发现苏长安不仅没有紧张或者生气,她脸上甚至带了笑容。
额,这…
怪不得人家年纪轻轻就是大理寺少卿,从四品高官了。
看人家这养气的功夫,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至于苏长安到底为什么笑,当然是因为她已经听出了这声音的主人。
她在太学的老对头,万年老二,御史台新人,李家嫡幼女李惊鸿。
两人之间的孽缘自小就开始了,两人都是自幼聪慧,被称为神童,家世也相当,不见面还好,见面难免被人拿来对比。偏偏比起真小孩李惊鸿,苏长安这个假小孩即使有意低调,依旧显得进退有度,少年老成,比起当时初显熊孩子本性的李惊鸿,自然就变成了别人家孩子。
这也让李惊鸿打心里不服,从此致力于打败苏长安,屡战屡败,依旧永不服输。
两人先是同进太学,李惊鸿万年老二。
后来,崔少傅有意收徒,两人都有意争取,结果在两人之间,崔少傅还是选中了苏长安。
再后来,崔家倾覆,谁都觉得苏长安这回是爬不起来了,转头苏长安就被太女看重,入朝后青云直上,而当时的李惊鸿还在翰林院当她的庶吉士。
此时,已经不会有人再将她们二人做比较了,已经完全没有做比较的必要了。
“微臣参见陛下。”苏长安优雅地躬身行礼。
“苏卿来了,赐坐。”女帝看见苏长安缓步走近,眉目如画,灼灼其华,看着就赏心悦目,脸上的不耐退去,露出一个笑,还示意身边之人给她拿了个凳子。
李惊鸿见此原本滔滔不绝的话语也顿住了,女帝对苏长安竟偏爱至此?李惊鸿一直以为苏长安只是得太女欣赏,怎么连女帝都被她蛊惑了?
不,李惊鸿,你不能认输,你是御史,你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官员既有不法之处,你就该秉公上奏,你若是退了,那些奸佞小人岂非更得意了?
给自己打完气,李惊鸿狠狠瞪了眼苏长安,高高昂起头就要开口,却被女帝打断了。
“苏卿,有人参你私自扣押吏部侍郎孙正辰,怎么回事?”女帝严肃起来的时候,威严非常。虽然女帝多年沉迷书画金石,不理朝政,大小事务都交给太女和柳贵君,但没有人会怀疑她对朝堂的掌控。
苏长安也不绕弯子:“回陛下,孙大人身为吏部侍郎,其弟子曹安丰三年前被任命为江陵知府。数月前,江陵府发生水灾,户部拨款两百万两赈灾。随后臣接到报案,发到当地百姓手中的赈灾款每户不足五两,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在灾后生存下来。”
太女也开口了:“旱灾过后,灾民的房子田产都很难保住,重建的同时还需要大量消耗粮食和药品,若是按一户人家十口来算,最少也要20两才能让他们勉强过活。”
“殿下英明。”苏长安点头。
“江陵府目前在册八万户,所以之前户部拨下200万两赈灾款,除去路上的损耗,救灾是绰绰有余的。这可是一百多万两的银钱,敢问李大人,这么大一笔钱款不翼而飞,大理寺不该追查吗?”
李惊鸿愣了一下,随后回想起自己调查的结果,也不甘示弱地怼了回去。
“苏大人如此聪明,怎么就没想到,灾民需要银钱,但更需要粮食和药物。水灾毁了江陵府今年的收成,眼下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曹大人只能高价买进其他地方的粮食,钱自然就不够用了。”
“李大人说得也有道理。”苏长安看了眼李惊鸿,随即又开口了。
“不过我没记错的话,太祖皇帝当年也遇到过一次大灾,有商人囤积粮草,哄抬物价,险些挑起民乱。”
“李大人还记得那些人的下场吗?”
“腰!斩!弃!市!”
“若是曹安丰真遇到有人囤积粮草,大可直接斩之,陛下圣明,难道还会包庇那帮蛀虫?”
李惊鸿无言以对,但苏长安却没停下:“更何况,李大人难道不知道,全国各地都有常平仓,里面储存大量粮食,保证遇到灾难可以及时调配,平时根本不会动用。”
“江陵府水源充沛,去年亦是大丰收,按照曹安丰去年的奏折,常平仓里还有三万石粮草,足够受灾人员半年所需。”
“常平仓所在地并未受灾,她又何必买什么高价粮?”
“李大人,现在你还觉得我不该关押她们?”
“可,可曹安丰犯的罪,孙大人虽有失察之责,却也不该被关押至今。”
李惊鸿与这位孙侍郎也有过几次交集,对她为人很是钦佩。
这位孙侍郎出了名的简朴,官居三品,还是在吏部这种实权部门
不想错过《春不晚》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